首頁 要聞 焦點

安倍遇刺是分水嶺 學者:日本對中共將零容忍

「安倍首相與日本政局」座談會。(記者林仕傑/攝影)
「安倍首相與日本政局」座談會。(記者林仕傑/攝影)

【記者吳旻洲/臺北報導】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各國紛紛表示哀悼,同時也關切臺日關係是否生變?學者分析,臺日關係將繼續向前邁進,日本同意讓副總統賴清德赴日弔唁安倍,就是明確指標;此外,安倍離世可視為日本對中政策的分水嶺,未來日本對中共的軍事挑釁,將採取「零容忍」強硬態度。

國策研究院13日舉行「安倍首相與日本政局」座談會,邀請學者專家就日本政局變化、安倍路線的延續與修憲、日本國家安全改革、臺日關係等議題進行報告、研討。

賴清德訪日 或成新外交模式

談到臺日關係走向,國策院執行長郭育仁直言,雙方的關係當然會繼續向前邁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讓賴清德赴日弔唁安倍,就是非常明確的指標。

前外交部長、國策院院長田弘茂則表示,有人想刻意淡化賴清德赴日弔唁安倍的重大外交突破,稱李登輝1985年也曾以副總統身分訪問日本東京,但兩者有本質上的不同,賴清德赴日是「入境」日本,而李登輝則是「過境」。

他強調,這次賴清德赴日雖然對外聲稱是「私人名義」,但副總統這樣重要的政府官員,出訪外國就是代表中華民國,沒有私人行程;而且日本政府也非常重視形式,一切行程都採最高規格的國賓方式接待,創造出一種新外交模式,也是未來的新突破口或模式。

四方安全會議 臺國策院受邀

田弘茂還透露,由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組成的「四方安全會議」(QUAD),其實是由安倍發起,臺灣雖然並非QUAD成員,但2018年QUAD採雙軌外交方式在東京召開「Quad+1對話」,國策院也作為臺灣代表受邀參與。由此顯示安倍對臺灣的重視。

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范世平則表示,安倍家族希望臺灣派出具代表性的人出席,相當於臺灣特使,賴清德雖然以私人名義受邀,以一種打擦邊球的方式,對臺日關係有相當大的幫助,顯示安倍路線不會改變,同時外交層面上,也是新突破口、新模式,讓臺灣外交能有更多想像空間。

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主任林賢參說,安倍任內制定《新安保法》,解除部分集體自衛權禁令,未來若日本國會認定臺灣遭到攻擊,而此攻擊威脅到日本生存時,日本可在「徵求臺灣政府同意」後派自衛隊協防。

不再忍讓 日本對中態度轉為強硬

談到安倍遇刺對於日本對中政策的影響,郭育仁認為,可以將安倍離世,視為日本對中政策的分水嶺,以往中共在東海、日本主要四島周邊的軍事活動,甚至中共與俄羅斯軍艦一起進入釣魚臺12海里,日本都採取式非常柔軟的應對方式,「但接下來已經不可能了」。

郭育仁認為,從現在開始,對於中共在領海、領空等周邊的軍事挑釁,日本的容忍程度會「幾近於零」,不再向之前那麼有彈性的去應對,研判日本接下來的反應會非常強烈,相信中共內部也有掌握日本民心的改變,「此時該小心的應該是中共」。

他強調,中共年底即將召開「二十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無法承受中日關係發生重大衝突,所以在對日政策、侵擾東海等行為上,應會收斂許多。

修憲雖達門檻 但要通過仍有難度

日本參議院近日舉行選舉,執政的自民黨拿下63席單獨過半,再加上公明黨、維新黨與國民民主黨等支持修憲的政黨,總共獲得177席,超過修憲提案的2/3門檻。

由於安倍晉三任內致力推動修改《日本國憲法》,希望提升自衛隊功能,加強日本國防能力,而岸田文雄在選舉獲勝後宣布,將向國會提出修憲案。

高雄大學政法系教授楊鈞池表示,包含自民黨在內的四個政黨都表態要修憲,單純從席次上判斷已可提出修憲案,但四黨對於修憲目標與如何轉換具體條文並無共識,2016年安倍在任時,當時參眾議院也有2/3支持修憲的勢力,最終還是無法通過修憲,代表修憲有其困難度。

楊鈞池說,如果修憲案無法推動,岸田要如何延續安倍路線,必須看兩個指標,第一是日本的防衛預算可能會在5年內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過去長年來日本防衛預算都只占GDP的1%;第二則是日本會否採購具有反擊能力、足以先發制人的武器。

安倍遇刺影響 日朝野同心棄歧見

至於安倍過世對自民黨內派系的影響,輔大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分析,安倍晉三是自民黨內最大派系「清和會」(安倍派)領袖,他驟逝對自民黨內派閥板塊挪移將產生影響,岸田派系約40餘人,如果跟泛宏池會整合,將成為最大勢力。清和會群龍無首,也沒有接班人能和其他派閥平起平坐,未來岸田派更有擴大可能。

郭育仁則分析,受安倍遇刺影響,日本朝野政黨、黨內派系間的分歧全都消失,再加上未來3年日本沒有重大選舉,預估執政黨面臨的派系效應會減少,岸田文雄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情況。

他表示,岸田有可能進行政治豪賭,在年底能提早解散國會,從新選舉組成「修憲國會」,若真能成功,將會奠定岸田在自民黨獨大的地位,並擺脫公明黨制衡,但當前的通膨問題、經濟蕭條、日圓貶值等問題,都是衝擊岸田的變數。

至於岸田是否會延續安倍路線?郭育仁表示,兩人對核能、經濟政策、調升國防預算快慢雖有不同見解,但在整體國防外交、美中政策、支持臺灣等方面,兩人並沒有歧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