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際

能源問題+美國擴大升息 歐元大受衝擊

歐元兌美元近期一度貶破平價,反映歐洲經濟正面臨沉重的衝擊。圖為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央行總部大樓。(Daniel ROLAND / AFP)
歐元兌美元近期一度貶破平價,反映歐洲經濟正面臨沉重的衝擊。圖為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央行總部大樓。(Daniel ROLAND / AFP)

【記者賴意晴/編譯】歐元兌美元在7月中旬一度貶破平價水準,為2002年來首見。分析指出,俄烏戰爭導致的能源問題、義大利的政壇混亂及美國聯準會(Fed)可能擴大升息幅度等憂慮,導致歐洲經濟步步走向沉淪,但與20年前不同,各國央行這次恐怕不會出手相救。

《華爾街日報》報導,歐元兌美元近期貶破平價,反映歐洲經濟正面臨沉重的衝擊。歐元兌美元7月13日貶破平價,跌到1歐元兌0.9981美元,觸抵2002年以來新低;7月14日,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請辭,歐元又跌至0.9952美元。7月15日,歐元回升到平價之上,來到1.0053美元。

報導指出,市場擔憂不是沒有道理。俄羅斯日前以定期維修為由,中斷北溪一號(Nord Stream 1)管線的供應,投資人擔憂俄羅斯結束維修後,可能全面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導致歐洲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另外,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義大利的政治危機持續升溫,導致歐元進一步走低。

歐元在2002年1月1日正式流通,初期曾因信心危機,在當年7月創下歷史最低紀錄:1歐元兌換0.8380美元,各國央行當時被迫介入阻止歐元大滑坡,因為擔心歐元下跌會損害全球經濟,將近3年後,才將歐元價位拉到高於美元的水準。

此後,歐元兌美元都在平價以上,即使在2010年代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期間,歐元價位也一直高於美元。目前歐元已占全球外匯存底的20%,更占全球發債貨幣的25%。

強勢美元成定局 各國難出手

然而,這次卻不會有人拯救歐元,原因在於牽動歐元的主要因素是基本面。荷蘭安智銀行(ING Bank)歐元區首席經濟學家布茲斯基(Carsten Brzeski)表示,這一次歐元疲軟的原因,主要是能源危機等一系列經濟現實衝擊信心,而非市場不信任歐元這種貨幣。

此外,美國決策當局已暗示不擔心美元太強勢,因為強勢美元有助於抑制美國通膨,也降低各國央行一起阻止歐元貶值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9.1%,創1981年11月以來最高通膨率,引發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本月可能升息4碼(1個百分點),拉抬美元全面走揚。美元指數7月14日一度升破109,刷新20年來新高,也對歐元造成壓力。

能源價格走高 削弱歐洲製造業

文章指出,對投資者而言,歐元兌美元達到平價只是具有象徵意義,對整體金融市場的影響預料有限。不過,弱勢歐元確實會影響到歐洲經濟,將推升歐元區進口成本,也會對本已高漲的通膨率火上加油。

雖然歐元走弱會提高歐洲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會增加海外遊客前往希臘和西班牙度假的吸引力,但分析師表示,好處卻可能被進口成本飆漲抵銷,特別是能源和原材料的進口價格,其中多數以美元計價。

歐洲工業實力向來不容小覷,而廉價的俄羅斯能源一直是其中的重要支柱,如今能源價格走高,正在削弱歐洲製造業的實力。歐盟的天然氣供應在6月仍約有20%依賴俄羅斯。

歐美經濟展望分歧擴大

文章指出,歐元兌美元貶破平價,顯示歐美經濟展望之間的分歧擴大。歐元區比美國更容易受到俄烏戰爭的衝擊,包括能源進口、供應鏈中斷,又或是財政負擔。

同時,歐洲央行(ECB)的升息行動一直比美國聯準會更緩慢,也讓歐元承壓。歐洲央行預料7月下旬將升息1至2碼,為逾十年來首次升息,但聯準會今年已升息6碼,本月更可能再升3碼。

歐元貶值也提高歐洲央行控制通膨的難度。一些ECB官員近來已公開表示,希望看到歐元走強,暗示可能更積極升息。然而,大幅升息可能加劇歐元區內部失衡,不管是貿易失衡還是公債殖利率差,2009年時正是這種失衡引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歐洲經濟的發展,很大部分取決於能源價格的變化。駐倫敦荷蘭合作國際銀行(Rabobank International)資深匯率策略師佛里(Jane Foley)告訴半島電視臺(Al Jazeera):「歐元的貶值會到怎樣的程度?這可能取決於俄羅斯是否希望加劇他與歐洲之間的經濟戰。」

若能源價格下跌,歐洲企業和消費者的壓力將減輕,也能讓歐洲央行專注於抑制通膨,市場也會注意到歐元價位太低,買家終將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