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疫情心理壓力增   陳秀熙:冥想、打坐可改善

專家陳秀熙驚訝發現,許多國家學習「冥想」,在疫情下回歸幸福生活。圖為女子在冥想。(Shutterstock)
專家陳秀熙驚訝發現,許多國家學習「冥想」,在疫情下回歸幸福生活。圖為女子在冥想。(Shutterstock)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臺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為,除染疫死亡的直接影響外,也應關注於非疫情的「間接影響」,像是心理壓力、負面情緒等,「這不容忽視」,他也提出「新冠幸福防疫生活」,像是透過中國傳統正念療法「冥想、打坐」,能在疫情嚴重下,回復到幸福生活。

臺大醫院26日舉辦記者會,邀請專家說明新型亞變種病毒BA.4及BA.5威脅下,如何進行「新冠幸福防疫生活」。

陳秀熙表示,除了做好因染疫死亡的「直接影響」外,也要注意在疫情間,因壓力過大、防疫措施下導致照顧流程效率變低等非新冠死亡的「間接傷害」,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調查發現,當遭遇疫情及傷亡後,許多民眾對工作、薪水產生的焦慮,遑論經濟上出現困難者,比例從疫情初期14%成長到31%,「這不容忽視」,負面情緒也是健康問題的起因。

陳秀熙表示,像是英國研究顯示,疫情封城會影響心理健康,在英國首次封城後,女性、年輕及經濟收入不穩定者,焦慮比例高於基礎值,即使在後續解封後,仍處於疫情流行期間,民眾焦慮感仍然很高。

陳秀熙表示,後來有些國家慢慢學習中國傳統正念療法「冥想」,能夠在疫情嚴重下,回復到幸福生活,對此他也感到驚訝,但據研究顯示,發現經過正念療法的組別,幸福感特別高,因正念療法,能夠更專注於當下,也更能以中立角度判斷事物。

陳秀熙表示,另據義大利研究顯示,使用音樂療法,能夠減少染疫者住院的焦慮感,改善血氧濃度、焦慮感顯著下降,這都是重要的科學證據,也能藉此告訴大家如何面對未來的疫情。

另對於Omicron亞型BA.4、BA.5疫情發展,陳秀熙認為,BA.4、BA.5大約在8月15日至8月底對臺灣有明顯影響,但因為民眾追加劑接種比例相當高,評估嚴重度不大,患者會以無症狀與輕症居多,單日確診人數頂多到3萬例左右,另外,臺灣目前現階段疫情已趨於地方流行,若BA.4、BA.5沒進來,本土新增確診數有望降到萬例以下。

陳秀熙說明,臺灣的疫情曲線大致與紐西蘭相似,但在後期控制部分,臺灣疫情明顯優於紐西蘭,因臺灣有自然感染及追加劑保護,近而形成免疫防火牆;目前能夠確定的是BA.4、BA.5變異株,勢必會造成流行感染率增加,但對各國影響不盡相同,評估臺灣未來疫情表現將會介於紐西蘭與南韓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