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馨香雅句】中國傳統婚禮承載哪些文化內涵

五代南唐.周文矩《仙姬文會圖》 (局部)。(公有領域)
五代南唐.周文矩《仙姬文會圖》 (局部)。(公有領域)

文/雅蘭
結婚對每個人來說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但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國傳統婚禮有哪些形式?中國傳統婚禮承載哪些文化呢?今天我們來和大家談一談。

中國文化裡人們對婚禮都很重視,《詩經》首篇《關雎》,就是描寫一個男子愛慕一個女子,從而和她成為夫妻的愛情故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首詩的意思是:在水一方,一個優雅美麗的女子在採摘荇菜,周文王剛好看到她,從此輾轉反側,一心想要迎娶她。這個女子是誰呢?她是渭水對岸莘國姒姓的女兒,大禹的後代,周文王所在的周國和那裡隔著一條渭水河,當時河上沒有橋,怎麼辦呢?有人說這不簡單嘛!划一個小木船把她接過來不就行了!

但這個女子是大國國主的女兒,迎娶她得合乎禮,得合於她的身分,周文王最後想了個辦法——「造舟為梁」,把很多船連起來搭成一座浮橋,把太姒迎娶了過來。以當時人們的能力,在渭水上架設浮橋也不是小的工程,最後婚禮辦得非常隆重。

周文王迎娶太姒後,太姒果然非常賢德,後來太姒兒子中有兩個非常有名,一個是周公,制禮作樂,奠定中國數千年的禮樂文化;一個周武王,伐商滅紂,建立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周朝。太姒和周朝太姜、太妊被稱為「周朝三太」,後世也常用太太稱呼自己的妻子,就是希望迎娶的女子也像周朝三太那樣賢德。

在這裡我們看到,婚禮上選擇的女子首先是溫婉賢淑的好女子,古話說「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意思是說娶妻子要選擇善良賢德的女子,而不是看中她的家財,所以迎娶這樣的女子也會有一系列正式的禮儀,這便是中國文化中的婚禮。

古人為何這麼重視婚姻?

《周易》裡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才有父子,有父子才有君臣,有君臣才有上下。中國文化裡人際關係分為五種,也稱為五倫。五倫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夫婦,因為先有夫婦才會有孩子,孩子和父親之間才有了父子的關係,父子關係推廣到社會上才成為君臣的關係,孩子們之間會有兄弟的關係,兄弟關係推廣到社會上就成了朋友的關係,所以五倫中夫婦是最基礎的一種關係,也就是說所有的人倫關係,都是從夫婦關係開始的,故古人認為,婚姻是人倫的基礎,也是禮的根本。

古代認為,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的事,兩個家族結為秦晉之好,婚姻是「合兩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也就說兩個人結為夫妻後,對上會祭祀列祖列宗,對下會綿延子嗣。中國傳統的婚禮上,也承載很多深厚的文化含義。

結婚六禮 有哪些意義呢?

早在二、三千年前,西周周公制禮後,結婚就有了一套固定的流程,即「六禮」,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第一是「納采」,就是男家看中了某家的女孩,請媒人向女方家提親,說明情況,徵求意見。納采的「采」不是彩禮的意思,納采是採擇、選擇的意思。女方家會謙虛的表示,我們的家女孩是你們採擇的對象之一。男方納采帶的禮物中通常會有雁。

為什麼選擇帶雁呢?因為雁是候鳥,秋去春來,從不失信,暗喻夫婦間也要守信,不失節。大雁也是從一而終的候鳥,牠一生當中只找一個配偶,暗喻夫婦間要彼此忠誠。此外,大雁飛行時十分有秩序,壯年大雁在前,幼小和老弱大雁跟隨在後,這是其他候鳥所沒有的,這也暗喻婚嫁象徵家庭當中長幼有序。

第二是「問名」,納采後媒人要詢問女方母親的姓氏,祖上原來住在哪裡,跟哪些姓氏有過婚姻關係,目的是弄清彼此在血緣上是否有聯繫,以避免出現同姓婚配的情況。因為同姓結婚,會使子孫不能昌盛。同時還要詢問女方的生辰八字(就是這個女子出生的年月日時),看是否和男方相合。

第三個是「納吉」,如果雙方姓名、八字相合,我們現在有些地方,還會將雙方的生辰八字請人看一下,是否相合或者是相沖。如果相合,男方家會再派使者前往女方家通報,稱為「納吉」。

第四個是「納徵」,這個「徵」是「成」的意思,納徵相當於我們現代的訂婚,婚事確定後,男方家就到女方家送聘禮,先秦時聘禮非常簡單,就是五匹絲織品和兩張鹿皮,後世送的東西逐漸增多。

第五個是「請期」,女方家收下彩禮後,男方要挑選娶妻的日子,婚期也是要通過占卜來選擇的。婚姻是雙方的事情,所以日子選好之後,要派使者到女方家通報,徵得對方的同意,以示尊重。男方家的使者說,我們是否挑個吉日,把婚事辦了,請問哪天最合適?當然這是客套話,但不說是失禮的,女方家也會回答,既然你們已經選中了吉日,還是請你們決定吧!男方這才把占卜的吉日告訴女方,這就是請期,請女方確定結婚的日期。

第六個是「親迎」,也就是新郎迎娶新娘的儀式,我們現在叫做「迎親」,這是六禮中最核心的內容。新郎到女方家後,新娘父親出門迎接,然後新郎向岳父岳母行禮。之後,新娘出房,跟隨新郎到男方家。

新郎將新娘接回家後,男女要先拜天地,請天地作為婚姻的見證,請天地監督自己的行為,如有違背,將受到神明的懲罰;再拜高堂,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然後夫妻對拜,表示喜結連理,以後兩人要相敬如賓,相互扶持。禮成,代表著夫妻二人將「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西周時的婚禮,夫妻二人還各取頭上一縷頭髮,合而作結,稱為「結髮夫妻」。

婚禮上,新婚夫婦還會一起吃新婚第一頓飯。古代都是分餐制,食物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不在一個碗裡夾菜,但是新婚這一天,夫妻會共同享用,叫「同牢而食」,「牢」是指動物的肉。為什麼在這一天要吃同一份食物呢?因為之前夫妻雙方是在自己的家族當中,婚禮之後就是一家人了,通過這個禮節表示夫妻之間以後親密無間了。

然後還有「合巹而酳」,巹就是葫蘆剖開的瓢,一個葫蘆從中間剖開,夫妻兩人各執一半,添上酒之後,同時喝下,叫合巹而酳,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一個葫蘆從中間剖開是兩個瓢,兩個瓢合在一起是一個葫蘆,寓意夫妻二人雖然是兩個個體,但是婚後要成為一個整體了。

婚禮第二天還會拜見公婆,拜見公婆代表著新娘被接納成為家庭的一員。禮節完成後,下堂時還有重要環節,古時家裡的台階東邊的是由主人上下的,西邊的是由客人上下的,以往公婆都是從東邊主人的方位上下,但是新娘拜見公婆後,公婆就從西邊客人的台階下堂,而新娘從東邊主人的台階下堂,代表家裡主管者的傳承已經完成,內主人由新娘來接替了。有的地方拜見公婆後,婆婆會把家裡所有的鑰匙交給媳婦,媳婦成為新的內當家了。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所以古代有非常隆重的婚禮來表示對婚姻的重視,古語說「聘則為妻,奔則為妾。」是說按照聘娶婚禮儀式,明媒正娶的女子才被承認是正妻,而私奔的只能被認為是妾。

因為在中國傳統的觀念中,婚姻具有非常神聖的意義,所以會有這麼多重要的環節,來與之相配承載相應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