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環保署:企業不做ESG 可能無法生存

【記者徐翠玲/台北報導】永續發展目標(SDGs)、ESG攸關國家、企業等發展。環保署管考處組長鄭祖壽12日說,企業如果達到SDGs效益,相當於4個經濟系統合計產值,每年高達12兆美元。可透過ESG衡量企業對SDGs所做出的影響等,如果公司、團體不做ESG,未來銀行貸款可能沒辦法獲得,可能企業會走向毀滅之路。

此外,鄭祖壽也提到,過去講企業社會責任(CSR),比較少對永續環境部分著墨,未來要把指標定好,讓企業、機關、學校得以遵循。

鄭祖壽12日在「2022中央與地方淨零永續推動交流論壇」表示,永續發展議題50年前萌芽,現在已經是各國普世價值。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對永續發展定義: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 

他說,2015年《哈佛商業評論》「企業需要知道關於SDGs」指出,有3個理由企業一定要投入SDGs:SDGs醞釀企業成長機會,也就是企業的商機;越早做越能取得先行者的優勢,而且未來對品牌形象越早做越有加分效果,否則會損及企業形象;回應SDGs需要大力資金,光靠政府是沒辦法達到的,一定要企業、團體、公私部門共同參與,才可能有實現的一天。

他提到,企業如果達到SDGs效益,相當於4個經濟系統,包括食物與農業(2.3兆美元)、城市與運輸(3.7兆美元)、能源與材料(4.3兆美元)、健康與福祉(1.8兆美元)合計產值,每年高達12兆美元,創造3.8億個工作機會。

對於現在最夯、最流行的ESG,鄭祖壽表示,ESG指永續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也就是企業如何透過管理汙染排放、氣後變遷風險,推行綠能、淨零等措施改善環境,以及盡到社會責任,完善公司治理。

鄭祖壽提到,可以透過ESG衡量企業對SDGs所做出的影響、效率跟未來成長決策,也提供品牌價值與聲譽。「如果公司、團體不做ESG,未來銀行貸款可能沒辦法,可能企業會走向毀滅之路」。

關於未來展望,鄭祖壽表示,下個世代面臨挑戰都非常嚴竣如疫情、戰爭。SDGs除給予方向,也是中央、地方施政具體依據,推動上需擬定目標、整合SDGs、檢視挑戰、提出對策,是目前中央地方施政遵循的方向。

鄭祖壽強調,世界經濟論壇2021年報告指出,未來最可能發生的風險,極端氣候風險已連續5年蟬聯第一。企業應順應國際潮流積極回應ESG,來面對未來風險治。也就是企業必須提升整體認知,由上而下風險治理、量化績效與管理,對外要溝通與揭露,才能因應ESG面對未來風險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