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週三(24日)引述德國智庫調查,發現北京當局對中國市場從事生意的外國企業,正不斷擴大敏感議題的「紅線」並施加壓力,迫使其符合中共的政治意圖。
路透社報導,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德國工業聯盟(BDI)針對100多家中國外企進行調查,研究人員發現,中共領導層對於更多有爭議問題「過敏」,持續降低對外企的施壓門檻,相比2018年,已知的施壓案例大幅增加。
調查顯示,中共原先紅線主要畫於涉及國家主權、西藏或新疆人權,以及南海主權歸屬等議題,但目前中國外企正在面臨新的「紅線」,例如:對新冠病毒疫情起源的言論、涉及對中企制裁問題如華為等,也都被納入紅線中。
德國之聲也引述調查指出,中共甚至搬出一套懲罰性的措施,像是企業若以銷售消費品為主,可能容易遭受購買抵制的對待,這是中國市場上對外企施壓最常見、最有效的方式。
報導表示,研究報告甚至表明,一旦企業成為被脅迫的目標,即便有在當地投資,可能很快就會「打水漂」;中共擴大的制裁手段,包括罰款、監管、進出口管制(如對澳洲反傾銷政策)等,還有所謂的「空頭威脅」,意即散布恐懼情緒影響外國企業的決策,但之後卻不一定執行制裁。
自2015年起,中國就成為德國進口商品最多的國家,2021年進口甚至高達1,417億歐元、年增20.8%,而中國也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德國商品第二大買家。
報告指出,10年來中共對外國企業施壓的123個已知案例,恐怕只是冰山一角,研究人員相信實際案件可能有數千之多;尤其中共的經濟脅迫手段包含隱性壓力,讓企業自行迴避在中國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問題,以免成為下一個攻擊目標。
針對這項德國智庫的調查,中國外交部表示,須要看到完整報告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