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科技業缺工潮】臺大教授:臺灣聚才優勢正消逝

1111人力銀行10月起將舉辦一系列產業論壇,第一場論壇「缺工海嘯——科技人才荒」於3日展開。(1111人力銀行提供)
1111人力銀行10月起將舉辦一系列產業論壇,第一場論壇「缺工海嘯——科技人才荒」於3日展開。(1111人力銀行提供)

【記者侯駿霖、張原彰/臺北報導】由於從業門檻與專業性較高,科技業合適人才難覓,臺灣科技業儘管在全球半導體、5G、車用電子等產業供應鏈中扮演領頭羊角色,但人才荒現象始終未解。臺大院長3日表示,在長期低薪、高房價、少子女化、教育政策脫軌的情況下,臺灣聚才優勢正在消逝,這是造成產業人才短缺的主因。

1111人力銀行10月起將舉辦一系列產業論壇,第一場論壇「缺工海嘯-科技人才荒」於3日展開,由數位發展部產業發展署擔任指導單位,臺灣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臺灣人工智慧協會、天下學習、科技島,以及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共同協辦,探討科技業缺工解方。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這次調查發現企業徵才意願,集中在基層人員、中階技術人才兩大類型。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業徵才人數自2020年以來逐年遞增,短短3年內增加32.3%,目前仍有高達11萬2,000餘筆「工程師」的人才缺口。

臺灣大學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表示,臺灣教育政策有脫軌現象,包括廣設大學、資源錯置、教育制度弱化基礎訓練、理工學生大幅減少、大學學制僵化、大學教師年金大砍等,加上近年少子女化、長期低薪及高房價的趨勢,臺灣原有的育才、攬才、留才和聚才優勢正在快速消逝,已經造成產業人才的短缺。

臺灣人工智慧協會執行長林筱玫指出,人工智慧發展從技術研發到社會信賴,再延伸到各行各業,社會各界都非常謹慎看待此一趨勢,也與聯合國倡議永續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林筱玫說,現在人工智慧發展著重於醫療、製造、行銷產業,同時面臨數據資料統計、場域驗證等兩大挑戰。她說,以德國為例,少子化、人口老化牽涉到人才供給議題,而德國也廣吸外來人才,成為開放移民國家,以補足現有研發量能的缺口。

針對臺灣科技業缺工現況,PIDA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董事長邰中和認為,隨著科技產業高速成長,在人力供應不足的前提下,產業願景恐淪為「紙上談兵」,但現行政府並沒有完整配套。他建議,未來可透過「科技移民」方式,包含東南亞科技人才,在具有一定誘因前提下,也能將臺灣作為移民目標。

不過,曾有赴越南經商經驗的臺灣民眾黨立法委員邱臣遠指出,近期曾訪越觀察目前產業狀況與招商政策,發現當地人口雖然充足,但科技人才育成,卻跟不上產業發展。因此,產業較優先設置自動化產線來彌補技術缺口。

邱臣遠認為,臺灣少子化是人力短缺主因,政府應設定短中長期目標配套,包含廣建社會住宅、稅制改革等。他也歸納出產業需求、人口因素及國內環境等三大配套需要完善,將有賴補足現行政策缺陷和國會推動。

聯電成立設備學院 1年培訓600位設備工程師

國內半導體廠積極培育人才,聯華電子3日宣布,設置在南科12A廠P5廠區的半導體設備學院正式開幕,預計在一年內完成600位設備工程師培訓,並自明年起推廣至聯電海內外其他廠區。

聯電說,臺灣半導體產業上下游皆面臨設備人力供需失衡,設備新人來自不同的學校和專業背景,因此如何讓新進工程師快速進入狀況、習得專業技術,是工廠主管的重要課題。

聯電表示,現行在半導體廠內,各單位各自培訓新進工程師的基礎知識,運用OJT(On the Job Training)及機會教育習得相關技能。而聯電設備學院實作教室則是進一步將新人教育訓練標準化、系統化、實作化,讓學員集中上課,動手實作,並接受考核,確保學到符合工作需求的專業能力與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