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出版市場景氣低迷 立委籲提高紙本閱讀風氣

紙本書籍的資訊因有透過層層把關,所以比起網路上片段資訊更完整也更有品質。(大紀元)
紙本書籍的資訊因有透過層層把關,所以比起網路上片段資訊更完整也更有品質。(大紀元)

【記者李怡欣/臺北報導】「滑」世代來臨,近年疫情加速在家線上學習、購買電子書等資訊網路化,卻衝擊紙本讀物出版產業生存。立委邱志偉11日表示,疫情衝擊、數位化下,紙本書籍出版業及相關產業鏈式微,現在民眾看「書」都是看「臉書」,但其實閱讀紙本書籍很舒壓,還有助系統性吸收知識,盼教育部與文化部提出更積極的產業輔助與稅務政策。

此外,出版商業同業公會也提出三點建議,籲請政府正視出版業當今所面臨的困頓。

根據中華民國出版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年5月進行「2022疫情對出版業影響調查」顯示,97家業者答覆中,85%以上受訪業者表示今年相較去年同期營運績效下降;80%以上受訪業者對今年公司營運業績評估感到「悲觀」。

「整個出版業界籠罩在愁雲慘霧氛圍中」,公會表示,去年迄今市場景氣每況愈下,連帶迫使七成以上業者進行避險操作,出版社持續降低新書出版及發行量,書店端則縮減營業時間,這對出版市場是極不健康的警訊。

出版公會籲常態發放藝Fun券

談到輔助政策,近七成受訪者認為「藝FUN券」有實質幫助。公會提出三點建議,文化部常態性發放「藝Fun券」提升及刺激圖書市場買氣;再次啟動藝文紓困補助專案;以及提出中長期出版業振興政策。

邱志偉11日在立法院總質詢表示,現在民眾看「書」都是看「臉書」,但紙本資訊因有透過層層把關,所以比起網路上片段資訊更完整也更有品質。從記憶方面而言,雖然紙本書與電子書都能讓讀者理解文中內容,但許多研究都指出,閱讀紙本後的記憶力會比看電子書來得深刻,原因在於閱讀字句同時,讀者會記住每個章節、段落位置,加深對內容的印象,「紙本閱讀很舒壓,系統閱讀對增長知識與資訊脈絡完整更有幫助」,這也成為紙本書的優勢之一。

邱志偉認為,紙本書不只攸關出版商,更串聯了整個產業鏈,從整本書的設計、紙廠、印刷廠、書店、到最後的消費者,都是環環相扣且密不可分,若未來紙本書市場持續低迷,衝擊不僅影響整個產業鏈,更影響了全民閱讀風氣。

為協助出版業減緩因疫情受到的營運衝擊,並達到「文化立國」目標,邱志偉請文化部正視出版業困境並提出相關稅法、政府獎勵措施,讓業者都能正常運作;同時,要求教育部持續推動閱讀計畫,除了培養閱讀風氣,也能讓學生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形成閱讀文化並達到全民閱讀生活。 

對此,文化部長李永得答詢表示,去年文化部與財政部協商出版社營業稅減稅;教育部長潘文忠則回應,教育部持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建立閱讀風氣。邱志偉則是希望,相關部會拿出更積極的策略,萬一連出版業都消失,臺灣談何「文化立國」?

潘文忠:教育部持續推動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計畫

教育部表示,為全面提升國中小學生閱讀素養,教育部自90年度起迄今持續推動中小學提升閱讀相關政策與計畫,內容包含協助公立國中小設置學校社區共讀站、贈送國中小入學新生適齡圖書、增置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研發紙本及數位閱讀教材及教學模式、補助學校辦理「校內讀書會、寒暑假閱讀與寫作相關營隊及其他特色閱讀活動」、補助民間團體辦理公立國民中小學閱讀教學及閱讀推廣活動、推動親子共讀、晨讀運動、身教式閱讀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