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台中

辨別痛風、類風溼關節炎 醫師:患部不同

37歲黃小姐(右)從18歲被誤診,至23歲求診蔡嘉哲教授(左),才找出病灶改善症狀。(攝影/黃玉燕)
37歲黃小姐(右)從18歲被誤診,至23歲求診蔡嘉哲教授(左),才找出病灶改善症狀。(攝影/黃玉燕)

文/記者黃玉燕
臺灣痛風人口多,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人數也逐年增加。兩者症狀類似,常不易辨識,不少非專科醫師也會誤判,延誤到病患的診治。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溼科醫師蔡嘉哲指出,兩者判斷重點在:患部的不同,痛風好發在腳部,類風溼性關節炎則在手部、手指,這也是初判的重要依據!

黃小姐原發病時,連起床刷牙都僵硬無法操作,如今已恢復九成活動力,控制良好。(記者黃玉燕/攝影)黃小姐原發病時,連起床刷牙都僵硬無法操作,如今已恢復九成活動力,控制良好。(記者黃玉燕/攝影)

黃小姐18歲開始就常感到關節紅腫痛,早上起床全身僵硬、雙膝腫脹,因父親有痛風病史,起初也以為自己患了痛風,直到症狀影響到日常生活求診醫師,卻再次被醫師誤判為痛風。23歲大學畢業後,她經醫師轉診至中國附醫的風溼免疫科,才確認是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經積極服用新的抗風溼藥物,目前病情已獲緩解超過九成,恢復正常生活。

蔡嘉哲表示,類風溼性關節炎多好發40歲以後,黃小姐的症狀明顯,經過初步診斷懷疑可能為類風溼性關節炎,但透過檢測類風溼性因子(RF)及抗環瓜氨酸抗體(ACPA)皆為陰性,導致無法明確診斷。

蔡嘉哲指出,許多研究報告指出,類風溼性關節炎與牙周病具密切的關係,因此研發團隊計畫從牙周致病菌找出用於診斷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關鍵胜肽(BR1),並進一步開發新的「BR1抗體檢測」,再次檢驗黃小姐BR1血清檢查,即顯示為陽性,確定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

蔡嘉哲也指出,關節炎為一個常見、且非單一的疾病,因常常伴隨多種形態,病人常會在關節處感受到疼痛、腫脹及僵硬。其中,類風溼性關節炎屬於慢性發炎、且具破壞性自體免疫疾病,會影響到0.5~1%的人口。

蔡醫師表示,黃小姐透過新的抗風溼藥物,包括疾病修飾抗風溼藥物(DMARD)及生物製劑(bDMARD)治療,關節的腫脹問題很快消失,並恢復正常生活,目前仍持續治療中,雖無法完全治癒,但疼痛的緩解已恢復九成以上。而此項研發,因可準確找出至少20%的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陽性患者,成果已榮獲國科會的「2022年未來科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