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證,臺灣竹雕藝術的發展,並非承傳中國大陸派別,而是源自木雕技藝,至今創作更展現多元趣味,其中以陳銘堂的作品,在臺灣竹雕藝術史上,扮演融合現代思維的創新角色。
從陳銘堂「觀竹堂」近二十年作品中,可窺見其多運用簡約手法,在紮實的木雕底子下,試圖超越傳統竹雕質材的限制,更巧妙應用複合式媒材,如與木材紋理的背景互相搭配,讓觀者望去彷彿賞析一幅繪畫。
另有不少詼諧幽默的作品,將木雕、竹雕、繪畫三者融合,嶄新的當代視覺風貌,贏得不少藏家青睞。
兒時放牧生活 日後創作養分出生臺中南屯農家的陳銘堂,兒時的放牧生活,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養分。據陳銘堂自述,國小勉強畢業後,即投入竹雕藝術家陳正氣門下習藝,兩年學徒多雜事,習藝不成,他輾轉加入三峽祖師廟木雕工程團隊,受教於李梅樹、蕭海萍等名師,奠定紮實的傳統雕刻功夫及美術基礎。
藝術家謀生的製匾歲月,幸賴妻子相扶持,陳銘堂得以隱身「觀竹堂」中,日夜刻苦鑿出專屬陳式竹雕藝術的「靜與空」。
1983年榮獲省展教育廳獎,之後相繼獲頒北美展、全國美展、民族工藝獎、傳統工藝獎等榮譽。作品亦獲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品味質樸溫馨、悠閒與幽默關於陳銘堂竹雕創作,故宮前科技室主任袁旃稱,著迷於陳銘堂獨特風格。他以陳銘堂2005年作品《經春歷夏四秋冬》為例,以渺小人物比對千年老樹,那挺拔矗立誇張樹幹,在方寸創作空間裡,頂天立地充斥著現代感。
袁旃表示,參觀陳銘堂竹雕後,不難領略木訥寡言藝術家的豐富情感,及充滿禪意的修為,透過一雙巧手,轉化成充滿喜樂的創作,呈現人和竹的通性,敦厚、包容、質樸本性。
臺灣師大美術系教授程代勒曾就陳銘堂,包括竹片與竹根的創作做了解析。他說,雖然竹片受限於竹的弧度與厚度,但陳銘堂卻能在造型上細心規劃,柔協寫實與表現,極簡與抽象等元素,保留竹的質性,佐以適性刀法,從物象、肌理的掌握到抽離,從題材選擇到想像力的通融,陳銘堂從新梳理了古代工藝的當代美學觀。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譯黃春秀指出,陳銘堂竹雕可以讓人品味到質樸溫馨、悠閒清逸和幽默簡鍊。他舉例圓雕作品《石榴》象徵多子多孫,陳銘堂會刻一個帶葉,又附一個有金龜子的梨,取諧音《大吉大利》。在長片立體雕刻一片大荷葉,上端高低兩片葉,各立一蛙、一蝸牛,題名《相知》等,不論主題或形式,皆令人莞爾會心。
黃春秀說,從許多作品中,都可以認識陳銘堂是一位傳統的中國人,踏踏實實表達人生過日秉持的一片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