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張先生長期使用高血壓藥物,並無心悸或其他心臟不適,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確診隔離期滿後,開始感覺有明顯心悸症狀,於夜間起床姿勢改變時特別嚴重,甚至有時有頭暈的症狀,至心臟科門診就醫,接受二十四小時心電圖監測等相關心臟檢查後,發現有輕微心律不整,醫師判斷可能是新冠肺炎確診後心悸症候群,經藥物調整後症狀改善。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心臟科主任洪振瀛表示,這幾周在門診常會遇到一些病患,在染疫之前完全沒有心臟不適的症狀,但在隔離期滿後反而開始產生持續數周的心悸症狀,而且狀況時好時壞,甚至會伴隨頭暈等不適。
國外研究顯示,在長新冠的患者,有10%至20%左右的患者會有心跳加速的不舒服。這種新冠肺炎感染後導致的心臟加速,醫學上被稱作「新冠肺炎確診後心悸症候群」(Post-COVID-19 Tachycardia Syndrome),是一種新型的臨床症候群,常在新冠肺炎感染後4到12周出現症狀,有些患者是單純心跳持續在90到100跳以上,有些會伴隨著忽快忽慢的情況,有些病患則是會在姿勢改變時發生頭暈和血壓不穩定。
目前醫界普遍認為,這可能是新冠肺炎病毒直接侵犯腦神經細胞或引發免疫反應,因而造成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所導致的循環不穩定。除了病毒感染引起的直接和間接損害外,可能還有其他幾種機制會導致這類病患心搏過速,例如:持續性肺損傷造成的缺氧、持續或間歇性發熱、疼痛、焦慮和抑鬱、低血容量、心肌炎或心律不整等。
洪振瀛指出,由於相關疾病與機轉眾多,病患若有相關不適仍建議找專科醫生進行心血管評估,以排除相關的疾病,避免危險情況(如惡性心律不整等)的發生。有些病患可能須接受二十四小時心電圖監測或心臟超音波等檢查,以排除心臟相關異常;在治療方面,目前醫界專家開始研究這類症狀,相關的治療方法仍不確定,但治療選擇可以包括一些穩定心跳的心血管藥物,或是一些針對相關病因的治療藥物。
洪振瀛提醒,確診者如果在新冠肺炎確診四周後,仍持續有心跳加速或忽快忽慢的感覺,就有可能是「新冠肺炎確診後心悸症候群」,建議可視需求就醫評估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