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3日在金鼎獎頒獎典禮指出,過去政府打壓出版,現在政府尊敬、感謝並頒獎予出版業,這過程不是一天就能達成,而是有許許多多像玉山社發行人魏淑貞的出版人,在別人不敢出版、不看好,又不能賺錢的時代,逐步累積出版而來。他也提到,大家集合起來堅持台灣是一個國家、保護國家,其實就是保護思想、言論、出版的自由。
蘇貞昌將特別貢獻獎頒給魏淑貞,魏淑貞說,1994年她離開報社有點灰心,決定去賣蚵仔麵線,因為她的台南阿嬤很會燒菜,她自己也很會煮東西,她認為以自己的手藝應該會變成一家名店,後來出現一位找她創辦玉山社的朋友,她度過一次又一次的困難,現在仍然在出版領域上繼續努力。出版的確不容易,常常面臨很大挑戰,尤其最近10年不讀書的人越來越多,「我們要想辦法怎麼把出版社做下去」。
頒發數位內容獎的台灣數位出版聯名副理事長何飛鵬表示,疫情之後市況慢慢恢復,台灣紙媒介的總市值卻每年以5%幅度下降,這是對傳統紙媒介而言很麻煩的市況。金鼎獎應該以雜誌與圖書兩個品項為主,第一個頒數位內容獎,答案呼之欲出,因為數位內容是紙媒介的未來,「我們要努力繼續推廣數位內容」。
青少年圖書缺乏 出版市場有努力空間
兒童及少年圖書類評審周雅淳則說,繪本樣貌越來越多元,但有點可惜的是隨著孩子年齡長大,他們被迫進入很強大的升學壓力,然後出版把孩子往升學方向推,孩子能夠看的書,多樣性變沒有了,只比繪本比較成熟而已。新奇、新穎、在地化的圖書,可能是現在青少年孩子比較需要的。
典禮主持人王文華提醒,顯然出版市場上還有一個空缺,「這番話可給很多出版朋友靈感、啟發,至少在兒少領域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文化部長李永得指出,出版業在疫情期間出版量並沒有減少,反而有更多好作品、好編輯出現,出版業沒有被疫情擊倒,非常令人感動。得到金鼎獎的作品,過去的翻譯比較多集中在文學類,未來非文學類也要加強翻譯,因為過去兩年,接到國際上很多朋友,包括外國駐台大使館或在地國詢問,有沒有關於台灣歷史的書,包括法制書籍,想了解台灣。另,延續過去做法,把出版品當作IP延伸到其他相關作品,也會跨部會、跨部門、跨領域共同努力。
第46屆金鼎獎頒發「雜誌類」、「圖書類」、「政府出版品類」及「數位出版類」4大類、21個獎項。文化部表示,本屆金鼎獎共有1,279件作品報名,經激烈初審、複審及決審後,共30件作品獲獎,另有61件獲優良出版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