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桃園

300多年新屋石滬 徒手砌造完成修復

桃園石滬協會從2019年開始,以就地取材徒手砌造方式修復蚵間里9座石滬,2022年10月全部修復完成。(桃園市海岸管理工程處提供)
桃園石滬協會從2019年開始,以就地取材徒手砌造方式修復蚵間里9座石滬,2022年10月全部修復完成。(桃園市海岸管理工程處提供)

文/記者徐乃義
桃園新屋石滬是先民捕魚智慧的歷史遺跡,主要分布於永安漁港以南至蚵殼港間沿海潮間帶,全盛時期多達40餘座,也是臺灣本島最大石滬群,迄今約有300多年歷史,但因年久失修不敵海浪摧殘,僅剩11座石滬,其中蚵間里有9座,深圳里有2座。

桃園市副市長李憲明表示,海管處自2019年起委託桃園石滬協會修復蚵間里9座石滬,以就地取材徒手砌造方式,2022年10月全部修復完成,總長為1,941公尺,重現壯觀的海上長城,2023年底前將全部申請登錄為文化景觀加強保護。

蚵間石滬沿岸原本有一條步道及一座涼亭,近幾年因受海浪侵蝕,導致地基掏空崩塌,桃市府投入1,500萬元經費整修,重新打造一座二層式的觀滬平臺,及長達200公尺的觀滬步道,日前已完工啟用。

李憲明說,閒置已久的蚵一哨所,重新改造轉型為新屋石滬故事館,已於2021年3月開館營運,並在2022年1月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委託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經營管理,至今已有高達7萬人次進館參觀。

所有貴賓一同登上觀滬平台,欣賞壯盛的新屋石滬景觀。(桃園市環保局提供)所有貴賓一同登上觀滬平台,欣賞壯盛的新屋石滬景觀。(桃園市環保局提供)

桃園石滬協會理事長許仁郎指出,石滬修復匠師許永川雖已屆耄耋之年,仍堅持帶領年輕小輩持續不斷利用每次的退潮時間,2小時趕浪搶修並傳承古老堆疊石滬技藝。尤其最外圍在中大潮時分才會露臉的7號深滬,因為崩塌已久,基座相當難尋得,石頭也是又大又重,修復困難重重。

在4年修復期間,只要漁汛期到了,就一定捕得到魚,協會也將漁獲製作成如蝦米醬、小魚乾醬等在地特產,不僅在旅展參展期間熱賣,辦理「石滬漁人捕魚趣」體驗活動時也廣受好評。

歷時4年6060人投入,9座新屋蚵間石滬修復,傳承百年石滬捕魚文化。(桃園市環保局提供)歷時4年6060人投入,9座新屋蚵間石滬修復,傳承百年石滬捕魚文化。(桃園市環保局提供)

海管處表示,未來將繼續進行滬口普查,如發現新的石滬遺址,經評估具有修復可能性,就先予定位依法列冊追蹤,再與滬主及社區志工合作完成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