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民主華語 學者:臺灣是優質學習管道

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中心主任、東亞所特聘教授楊昊。(記者李怡欣/攝影)
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中心主任、東亞所特聘教授楊昊。(記者李怡欣/攝影)

【記者李怡欣/臺北報導】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中心主任、東亞所特聘教授楊昊接受《大紀元時報》專訪表示,國際迫切需要不干預學術自由、不帶政治符碼的優質華語學習管道,臺灣的重要性因應而生。

2004年中國大陸國務院推動「漢語橋工程」計畫,在首爾設立第一所孔子學院,同一時間也在美國馬里蘭大學成立首個孔子學院,以此作為中共海外文化陣地以及推動軟實力外交的據點,自此數以千計的孔院與孔子課堂有如雨後春筍。楊昊表示,「中共試圖打造一個品牌,結合中國經濟與政治崛起,形塑全球都有華語熱浪潮,這是近二十年來中國政治操作刻意打造的氛圍。」

不過,面對中國戰狼外交與軍事擴張威脅,中共透過海外黑手對各國進行滲透與竊密,已經引起主要民主國家的反感與抵制。各國搶搭華語熱,臺灣華語教學躍上國際舞臺。

楊昊表示,中共傾國家之力創造需求,又以國家之力輸出大量供給來推動孔院,卻遭指不透明、干預校園自由、監控情報等做法,導致各國陸續將孔院退場,「一個需求快速被形塑後,又快速崩潰」。

楊昊指出,國際局勢丕變,此時,面對中共政權更加威權、不透明,西方需要直接、不透過轉譯的中文資訊來掌握對中情勢。中國提供的中文教學方案備受質疑,國際需要更開放多元且具文化特色的中文學習計畫,臺灣正好適合填補這個需求缺口。

楊昊強調,不一定是孔院退場後,臺灣才出現機會。「中華民國政府長期致力精緻中華文化推廣。臺灣本來就具有中華歷史遺緒存在,只是剛好此刻國際上需要一個更合理、透明、有效率的華語教學角色,臺灣當然必須更快速的肩負起國際上期待優質華文教學需求的責任。」「不是刻意包裝典藏,中華精緻文化那就是我們的日常。」楊昊說。

臺灣值得信賴 這就是「民主華語」

日前出現自發「大翻譯運動」,將中共內、外宣傳直白翻譯,避免外國人接收被中共扭曲的錯誤資訊。此外,美國對中問題專家博明也多次用中文直接對中國人發聲,避免中共欺瞞中國人、醜化美國。楊昊指出,兩岸都使用中文,但臺灣值得國際信賴,我們的中文資訊與情報可精準傳達給有心理解中國的外國人士。

楊昊強調,「臺灣華語教育是透明、值得被信任的,不會有奇怪的政治任務。」政大華語文教學中心在他主導下,定調「新南向、新印太、新華語」主軸,不僅提供課程,更要以華文教育平臺作為觸角,「某種層度上,也回應臺灣國家政策以及臺灣在整個亞洲戰略的彼此鑲嵌」,導入迫切、廣大的市場需求。

「華語不單是工具,也變成重要的平臺或介面。」身為戰略專家,楊昊提出臺灣華語「三T」概念,這是來臺灣學華語最重要的三個必須,包括「tangible(有形的)、transparency(透明的)、transformation(轉型)」。臺灣以華文呈現各形各色、全視角、沒有政治化鑿痕的資訊,展現小國如何透過經濟發展與民主政治轉型與韌性,供其他中小型國家政府參照。除了語言需求,也可以導引到對文化的深層理解,以及與專業團體或是理念相近的國家、商務相關者、利害關係人深化夥伴關係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