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從一出生開始,便與物質世界,或說「商品世界」,產生了連結,像是尿布、奶嘴、臍帶血銀行、奶粉、玩具等。而人逐漸長大,一直到了成年,也都與其脫離不了關係,甚或更加密切,像是食物、衣服、鞋子、包包、書籍、手機、車子、房子、補習、保險、旅遊、股票、基金、黃金等皆是。關於上述這些「生活商品」,大家買得安心、用得開心。不過,對於「死亡商品」,我們卻避而不談、不想面對,其實大可不必。也因為,死亡終會來臨,只是時間早晚罷了。若能及早體悟「無常」這個道理,或許也就能夠及早因應,並坦然面對死亡。
筆者在近日,因緣際會認識了「生命禮儀產業」之相關業者,並從中了解其經營概況與產品項目,甚或以消費者的角度,親身參觀了「生命紀念園區」,進而作全面性的了解。在此,筆者提供一些建議,給予業者在銷售相關商品時參考:
一、請「以人為本」,並以服務對象的「人本需求」為主要考量,譬如其宗教信仰、想要的告別式形式、埋葬方式、最後心願等,而少談「套餐式」的商品內容,更不要強推某類型商品或服務,如骨灰罐、塔位、民俗儀式等。此外,亦不要與折扣、點數、折價券、會員福利等產生過多連結,因為人的最終,並不是一件商品。
二、所服務的對象有多少預算,即搭配何種喪葬禮儀服務,切莫強行推銷,進而讓喪家有不愉快的感受。此外,對於生者,則可適時的推廣有銀行信託的「生前契約」商品,協助生者及時為其「死亡大事」預做準備。這,可說是一份助人的「功德事業」。
三、死亡,代表的是人生新階段的開始,人從此脫離了物質世界,進而以精神形式存留在生者的回憶與感念裡,這也才是人死亡的終極意義。生命產業的商品銷售人員,或許更應該具有「慈悲關懷」的服務精神,也需要具備有「為何來這世界走一遭」的內在生命哲學,而不是只想著銷售後的「分潤比例」與「累積財富」。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死亡這件事的討論與規劃,已不再是一種禁忌與避諱。每人都有一死,最後也都需要與這世界或生者「道再會」,而進行一場莊嚴而隆重的儀式。因此,人在活著時,就應對身後事,好好思考、仔細規劃。那麼,也就反問您自己,您喜歡什麼樣還健在的生者,替您完成人生最後一件大事呢?是慈悲為懷、以人為本,還是強行銷售、以利為主的服務人員呢?我想,答案已顯而易見、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