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烏日一名10個月大男嬰謙謙,剛開始有腸胃炎症狀,家長以為是吃奇異果、火龍果等較冷食物引起拉肚子,就醫時發燒至38.5℃,一天解便次數達5~6次,多半是水糊狀、有惡臭。送醫糞便檢查後,發現有梨形鞭毛蟲寄生蟲感染,原因是男嬰家中養了一貓、一狗,經藥物治療五天後恢復正常。
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賴永清醫師表示,男嬰爸媽養貓4~5年、狗1年多,小男嬰平常很喜歡跟寵物玩,可能因頻繁接觸而感染寄生蟲。梨形鞭毛蟲是一種有移動能力的單細胞原蟲,人類是其天生宿主,小孩比大人更容易出現症狀,感染部位以十二指腸及小腸為主。梨形鞭毛蟲囊體可於潮溼環境存活數月,值得注意。
梨形鞭毛蟲主要是透過「糞口感染」,相關傳播途徑如飲用汙染水、接觸糞便或經由蒼蠅散播病菌。臨床最常見的是急性水狀腹瀉或慢性脂肪下痢腹瀉(糞便浮油),也可能出現腹痛、上腹部窘迫、腹脹,甚至吸收不良、體重減輕或輕微發燒,只有少部分沒有症狀。
賴永清醫師表示,許多犬貓腸道寄生蟲是「人畜共通」,若確定是感染梨形鞭毛蟲,只要對症下藥都能除蟲成功。他呼籲,家中寵物要定期驅蟲及大便篩檢,寵物毛髮也要定期清理,摸過毛小孩、清理排泄物後都要記得洗手,飲用水至少要煮沸一分鐘以上才可飲用。家中若有新生兒更要確切落實,注意寵物的清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