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哥廷根大學研究人員深入調查發現,仙女圈內的草在降雨後不久就枯萎了,但並非白蟻啃壞的。對土壤溼度的連續觀察則顯示,圓圈周圍的草強烈的消耗了圈內的水分,很可能導致圓圈內草的死亡。
距離海岸約80~140公里的納米比沙漠草原中,可能會看到上百萬個仙女圈,每個圓圈直徑可達幾公尺。從遠處看,就像大地的「麻疹」;從近處看,又似某種神祕「場效應」阻止了草的生長。
哥廷根大學研究員近年前往當地做了非常仔細的調查,他們在仙女圈內及周圍安裝土壤溼度感應器,研究時間從2020年的旱季開始到2022年的雨季結束,每隔30分鐘記錄一次土壤水分含量,觀察降雨後仙女圈內外草的變化。
數據顯示,降雨後10天左右,圈內的草開始枯萎,降雨20天後,圈內的草呈現枯黃,已經完全死亡,但周圍的草卻生機勃勃,綠意盎然。
哥廷根大學生態系統建模系教授斯蒂芬‧蓋津(Stephan Getzin)表示,比較圈內外草的根部發現兩者幾乎一樣長,圈內草的根部甚至更長,顯示這些草拚命尋找水源,不過,並沒發現白蟻以根為食的證據,降雨後50~60天,枯草根部的損傷才會變得更加明顯。
當研究人員分析土壤水分變動的數據時發現,在最初降雨時,草幾乎還未發芽,所以圈內外的土壤水分下降速度非常緩慢,直到周圍的草趨向成熟,所有地區的土壤水分下降速度也都變快,即使圈內幾乎沒有草來吸收水分。
蓋津解釋,在納米比亞酷熱的環境下,草長期缺水,一旦降雨,草根就會瘋狂的吸水,圈外的草甚至會越線吸走圈內草的水分,成為一種競爭關係。
「透過均勻分布的仙女圈這樣明顯的圖案景觀,草類自身充當了生態系統工程師的角色,直接受益於植被間隙提供的水資源。從世界其他各種嚴酷旱地了解到,相關的自我組織植被結構,在所有這些情況下,植物除了生長在這樣的幾何形態中,沒有其他生存機會。」
這項研究對於理解類似的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了解植物的自我組織機制,可以緩衝日益加劇的乾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