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李莎莉說,「北投文物館」是臺灣第二老的私人博物館,自1984年成立迄今已有39年,第一老是「鹿港民俗文物館」。她自己很喜愛這棟古蹟建築,十多年來一直和團隊們細心呵護著,而最讓她佩服的是創辦人張純明董事長,當初承租這800坪園區的想法,竟然是想把它變博物館。
「我們知道博物館是一個終身學習最好的地方,不管是老老少少,任何人都可以進來參觀,參觀做什麼?就是要有知識性的,獲得知識性和藝術性,他(董事長)就是那個概念。」李莎莉說。
走過百年風華
「北投」原為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Ketagalan)部落居住的地方,有「女巫的住所」的意思;而「佳山」則是地名,在日文是火山岩的意思,有火山岩才有溫泉,日治時期,在硫磺氤氳環繞中,北投遂以溫泉聞名,成為當時觀光著名的景點。
日治時期,北投溫泉旅館林立約有近百家,建立於1921年的「佳山旅館」就是今日「北投文物館」的前身。其位於景色優美的半山腰,是當年北投最高級的溫泉旅館,擁有精緻木造的日式建築及綠意環抱的庭園。
二次大戰日本戰敗撤離臺灣,1949年國民政府來臺,接管佳山旅館,成為外交部轄下安置軍旅眷屬的宿舍,以及外賓招待所。後來因官方無力經營而拍賣給民間,由一個林姓地主買下成為私人度假別墅。
林姓地主買下這棟樓後很少居住,由於景色優美、建築樓層及室內設計極為精緻典雅,吸引許多名導演前來借景拍片,臺灣最早的一個製片廠叫「中國電影製片廠」就在北投附近的復興崗,北投因此被稱為「臺灣的好萊塢」、電影發源地。
李莎莉說:「當年電影風華的年代,當紅影星林青霞、秦祥林和港星成龍等人都曾經在此拍片,電影《一代深情》和《新精武門》都是在這裡拍的喔,很有趣!」
古蹟修復 延續新生命
1983年,三福氣體公司董事長張純明到北投旅遊,赫然發現佇立於半山腰的這棟美麗建築,詢問之下,由於主人不願意出售,只好以承租方式,規劃用途。張純明成立了「福祿文化基金會」,買下了知名收藏家張木養的5千件文物,將800坪園區規劃為「臺灣民藝文物之家」,邀請張木養擔任第一任館長,在此展示臺灣早期的民俗藝品和原住民文物。1984年10月正式開放參觀,1987年更名為「北投文物館」。
由於建築保存相當完整,1998年,北投文物館被評定為三級古蹟,2002年基金會聘請古蹟修復專家,歷經5年多,終於在2008年重新對外開放。跨入新生命歷程的北投文物館,成為臺北郊區一處結合歷史建築、臺灣及日本文化展演、臺灣原住民藝術專題展覽等,多元嶄新的文創園區。
日式禪風生活美學
日本以禪宗美學追求的自然、樸實和空寂爲源頭,逐漸鑄就了審美的核心思想,在文物館的室內設計處處可以體現出日式生活美學的三個特點:不對稱、殘缺和樸實之美。
從玄關進入北投文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日式禪風的「枯山水」庭園,這種庭園造景是用細沙碎石鋪地,再加上一些疊放有致的石塊所構成,砂石代表「水」,石塊代表「山」,也會在沙子的表面畫上紋路來表現水的流動。日籍設計師一改傳統枯山水的孤寂景觀,加入植物造景,營造出熱鬧又不失優雅的意象。
北投文物館主體建物從建材、空間規劃及「床柱」選材,木格窗櫺、透空雕花「欄間」等細節設計,皆相當細膩講究,仔細聆聽導覽彷彿上了一堂充實的生活美學課程,也感受到建造者的「用心設計」與使用者的「用心維護」之雙重美意。
典藏,日漸消逝的生活記憶
北投文物館的展覽分為常設展及特展兩種,館內典藏了近五千件文物,內容涵蓋清末、日治至1970年代的臺灣民俗與原住民文物,品項包括:織品服飾、藤編、木雕、陶瓷、布袋戲、皮影戲偶等。常設展區以主題式規劃展出館藏精品,與民眾分享在臺灣日漸消失的早期生活文化。
除常設展之外,文物館也不定期舉辦特展,展出時間為半年。
本期特展:編藝的傳承與創新
時間:即日起至2023年2月19日止
展出內容: 竹藤編、草編與中國結等藝術作品,帶領觀眾悠遊於傳統到當代,認識編製藝術文化的發展與變遷,呈現繁富樣貌及其背後的故事。
李莎莉表示,這次展覽向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借了200件國寶級的作品展出,有小型草、藤、竹編到大型裝置藝術等多種形式,也在館內的藝術長廊展出36種編織技法,手藝之精緻靈巧讓人讚歎!
禮品坊 臺灣文創產業平臺
文物館的禮品坊也與展出藝術相呼應,賣點主打來自苗栗苑裡的藺草編織。臺灣的藺草有300年的歷史,在1950~1960年代,曾經是苑裡鎮無數家庭的經濟來源,默默的創造出了無數的生活工藝大師,李莎莉指著藝術作品說:「這是90歲阿嬤做的,叫做鳳梨編,只有她會做出這樣精采的東西。」
隨著年輕人的返鄉,帶動了苑裡曾經沒落的藺草編織工藝,除了傳承傳統的技法之外,更多了一些創意與創新,具有時尚感又實用,販售展示的禮品有帽子、包包,還有月桃木做的可愛眼鏡盒、印章等。
李莎莉說,禮品坊的特色是,賣的大部分是臺灣工藝師和藝術家的作品,也就是支持文創產業的發展,作為一個交流平臺和實體通路。她說,即使在疫情期間,禮品坊的生意還是很好,有一陣子流行「偽出國」,大家來到北投文物館,滿足一下到日本的願望。
古蹟活化 複合式經營
北投文物館歷經修復,現由一群老屋守護者管理維護。如今文物館除教育推廣,也引入複合式經營概念,服務內容涵蓋文物展覽、場地出租、創意料理、日本文化體驗和禮品販售等。
李莎莉說,複合式經營已經成為世界趨勢,世界五大博物館都朝這個方向在走,五大博物館包括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俄羅斯隱士館及台北的故宮,都有餐廳和禮品販售,北投文物館因為保護古蹟不能用明火,只能用烤箱和蒸爐,卻意外的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創意日本料理。
李莎莉也開心的說,北投文物館現今已成為古蹟活化再利用的典範,得到臺北市文化局的肯定、獲頒許多獎項,歡迎民眾利用假日前去觀賞遊玩。
【館內相關資訊】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8:00
(週一休館,遇假日照常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