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WHO難應對多變疫情 博明:應成立新國際組織

美國前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中央社)
美國前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中央社)

【記者吳旻洲/臺北報導】美國前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11日表示,面對多變的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無法敏捷的應對,且對不遵守承諾的中共毫無約束力,他認為應建立一個以民主政權為核心的新國際組織以因應疫情,彼此間才能快速分享、回應資訊。

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及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米勒公共事務中心11日舉行「失控的世界:COVID-19 起源及因應」講座,邀請美國前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與會,探討經歷3年抗疫,新一波疫情仍持續延燒,是否能以更透明、更具協調性的公衛政策預防下一個全球大流行疾病。

博明以自身參與防疫經驗表示,他發現包括美國、臺灣等國家都認為政治決策是障礙,應由專家帶領、回應疫情危機,但民主政權的優勢就是由民選領袖負責。

他表示,若專家的建議有錯,政府可在做出政治決斷後彌補專家的錯誤,例如關閉國境就是很好的例子,各國陸續開放國境,就是因為發現關閉國境行不通,只會讓疫情影響到其他方面。

博明表示,在疫情初期臺灣及早警告WHO,但WHO卻無視警告,因為他們根本不想承認臺灣,反而相信了中共提供的資訊,但美國國安領域對中共提供的資訊也持懷疑態度。

他說,WHO是建立標準的巨大組織,有其使命和能力,但並非反應敏捷的組織,無法應對多變的疫情,且對中共不遵守WHO的規定束手無策,他認為應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組織,以民主政權為核心,能夠彼此快速分享資訊。

此外,博明也特別感謝臺灣在疫情初期提供口罩,不但足夠提供臺灣人民,甚至援助其他國家,而紐約市爆發疫情一週後口罩就用光了,臺灣還支援防護衣等物資,並互相交換治療方法等。

與會的傳染病和公衛專家楊小燕(Yen Pottinger)表示,科學家也可能犯錯,她認為有些科學家過於傲慢,認為可用流感模式應對Omicron新病毒,但病毒正在不斷進化,她認為人類面對病毒時應保持謙卑。

楊小燕除了肯定臺灣成功的防疫經驗,她也提醒,中國防疫降級,許多人在今年迎接3年來首次返鄉團圓,相信各界都認同中國還沒做好準備,接下來大規模的返鄉移動,預估中國疫情會進入更黑暗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