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匠師」所具備的傳統工藝技術,是文化資產保存維護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但隨著社會結構變遷,文資修復產業缺工、人才斷層等問題也逐漸浮現。傳統的工匠養成仰賴師徒制,從事神像雕刻50餘年的老司阜蘇義雄感嘆,「我很樂意教,但年輕人受不了苦」。
「義山佛店」自2008年經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登錄為傳統工藝匠師(團體),負責人是神像雕刻匠師蘇義雄。他向《大紀元時報》表示,技術失傳的影響很大,雖然現在有機器可以大量生產,一次雕刻4尊、8尊神像,但卻毫無價值,而且還是需要一個手工作品當模型;而手刻的作品包含匠師的精神在其中,是獨一無二的,與機器雕刻差異很大。
就文資修復而言,高苑科大建築系助理教授林世超接受《大紀元時報》訪問時說,若缺少技藝優異的匠師來做這些工作的話,將會是一場災難,因為如果修得不好,就會使文化資產的價值降低。而對於傳統工藝本身,也是具有當代特色、地區代表性的文化資產,如果失傳就等於有一段好的歷史消失了,是非常可惜的事。
雲林科大建築與室內設計系特聘教授邱上嘉曾撰文指出,匠師之於待修復的文化資產,猶如醫師之於病人。第一線從事修復工作的傳統匠師,其「技術」實為不可或缺的一環,若技術尚未成熟或不具文化資產修復倫理,即便有再縝密的規劃設計、使用再上等的材料施作,也無法體現出正確的技術,對文化資產的修復品質將是一大隱憂。
傳統工藝克紹箕裘 案場缺工沒想像嚴重
「一般來說都找不到學徒」,蘇義雄表示,他很樂意教,但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教,當師父的不僅要傳授技術,還要給薪水、提供耗材。他回憶自己當學徒時,只要做不好就會被師父責罵、體罰,雖然苦卻學得快,以他自己的經驗來說,要用鐵的紀律才能教出一個好學生;「現在就是先傳自己人」,他碩士學歷的兒子也願意跟他學,所以不怕有斷層。
林世超認為,很多傳統工藝匠師都會把他的技藝傳承給自己或親戚的下一代,所以在修復古蹟、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時,包含木雕、石雕、彩繪、泥塑等技術人才,目前為止的人力狀況其實還算良好,他在實際接觸的過程中發現,想要找到這些傳統匠師並未如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臺灣保存唐山師父技藝 大舉西進恐失傳
談到臺灣的神像雕刻產業,蘇義雄指出,最早是由中國福建泉州、福州的匠師來臺傳授技藝,過去被稱為「唐山師傅」,但中國文化大革命後,因不能拜拜而失傳,很多老匠師就來臺灣落地生根教徒弟,當時的「討海人」都需要神像祈求神明保佑出海平安,臺灣也因此產生對神明的信仰,所以他的客戶也是以海線為主。
直到中國改革開放後,由於工資低廉、木材取得容易,許多臺灣匠師紛紛赴中國廈門設廠,同時也把技術帶過去指導當地一些有基礎的學徒,現在臺灣廟宇的大尊神像、神桌、神龕幾乎都是在中國生產,以手刻5.1尺(約154公分)的神像為例,在臺灣連工帶料約新臺幣120萬元,但在中國只要約40萬元,「臺灣蓋大廟的錢被中國賺走太多了!」
「臺灣刻花的師傅都沒工作,大家都轉行了」,蘇義雄說。而林世超擔憂,過去這些傳統工藝主要都是用於建廟或傳統建築,但現在不論是傳統寺廟翻新或蓋現代新廟,很多東西都是從中國做的,當案場的數量減少時,匠師們的工作機會也會減少;即使可以做古蹟修復,但修補工作缺乏創作機會,恐使匠師們的技藝無法進步或逐漸退步。
臺灣匠師回流 學者樂觀看待
不過,近年來這種狀況其實正在改變。林世超指出,過去中國人工便宜、市場較小,專門出口給臺灣,但現在中國人工越來越貴、市場也擴大至國際上,相對來說臺灣的市場可能就要回來自己做,「自己的廟自己蓋」,目前已有回流的趨勢,只要有市場就會有人願意來做,他對此相當樂觀。
「現在大家都跑回來了,那邊沒辦法了啦」,蘇義雄證實,有幾個老匠師已經回臺了,因為中國工資上漲,所以很多小件的工作都留在臺灣做,以踏龍的觀世音菩薩像為例,龍紋就會請刻花師父來做,光是這個工作就做不完了,所以現在臺灣有技藝的匠師都不怕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