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綠地嗎?《英國醫學雜誌》發表一項在芬蘭進行了2年的研究:經常接觸綠地環境,如:森林、花園、公園、草地等,有助人們減少使用憂鬱、失眠、高血壓和氣喘的處方藥。這些藥物多被用來治療常見和潛在的嚴重健康問題。
研究分析了大約6千人後發現,與每週接觸綠地少於1次的人相比,每週去3~4 次的人,使用心理健康藥物的機率降低33%、使用降血壓藥物的機率減少36%,服用氣喘藥物的機率少了26%。
看來,綠意盎然的環境,不只能讓人身心舒暢,更有許多實質的療效呢!現在,就讓我們走到戶外吧!
綠色環境 改善慢性病
在數位化的時代,您有多久沒有開啟自己的五感,走入大自然,深深吸一口氣、傾聽蟲鳴鳥叫、聞一聞土地的芬芳、觸摸沁涼的晨露?
大自然,是我們學習生態知識的無邊界課堂。
讓自己的感官沉浸於自然中,享受森林浴帶來的療癒力,不僅解放身心、紓解壓力,更能帶來實際的幫助:提升創造力、專注力、觀察力、同理心,以及社交能力等。
深度體驗大自然,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健康力!「森」呼吸具有七大好處,如:改善慢性病、提升免疫力、防癌、舒壓、改善情緒、調節自律神經、提升肺功能、保健視力等,可以說是經濟實惠的靈丹妙藥。
「森」呼吸的七大好處
接觸自然環境普遍被認為有益健康,這項研究又切實提供了一項證據。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預防醫學集團院長洛桑加參表示,他常鼓勵人們走入森林,甚至他開出的「處方」中就有這一建議,因為大自然對健康有太多好處。
1. 改善慢性發炎
植物經光合作用,釋放出許多氧氣,而且植物在這個過程中製造出很多生物活性物質,有助於抗氧化,改善慢性發炎。
許多人有慢性發炎的情況。當身體細胞沒得到足夠的氧氣,缺氧的細胞會排放出「活性氧自由基」,傷害細胞及器官,造成身體氧化、慢性發炎。慢性發炎又會造成免疫力下滑,使身體較難對抗外來的病毒、細菌。
環境和生理、病理因素都可能造成體內氧氣不足。洛桑加參指出,當出現肌肉僵硬、睡眠不好、腦袋昏沉等情況,可能就是體內缺氧。
2. 提升免疫力、防癌
當人們在綠地,尤其是森林中時,還能吸入芬多精。它又稱植物殺菌素,是植物釋放到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具抗菌特性,可保護自己免受昆蟲侵害。
研究發現,當人們在自然中步行而吸入芬多精後,體內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的活性增加約50%。這些細胞可殺死人體內的腫瘤細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細胞。
洛桑加參認為,森林的空氣有助淨化肺部。所以,他會要求患者,特別是肺癌患者去接觸大自然,最好是有森林的地方,一個月至少2~3次。
3. 舒壓、改善情緒和調節自律神經
充滿植物的自然環境有助放鬆身心。內湖奇樂整合醫學診所院長張適恆指出,森林裡的聲音比海邊還豐富,如蟲鳴鳥叫與風聲。這類聲音稱為白噪音,能阻隔真正的噪音,有助舒壓,而且比完全安靜的環境還能讓人放鬆。
研究也發現,綠色景觀能減輕心理壓力、精神疲勞並引發積極情緒,可改善焦慮、憂鬱和憤怒,對憂鬱症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同時,沐浴在森林環境中還有助於降低腎上腺素、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人們的壓力可得到緩解。
壓力也與自律神經失調密切相關,而森林浴可以增加副交感神經的活性、降低交感神經的活性,讓自律神經系統回到穩定平衡的狀態。如此一來,還能改善睡眠。
4. 降血壓、改善糖尿病
研究發現,森林環境可有效降血壓、降低脈搏率,及改善心肺和代謝功能,有助改善高血壓前期或高血壓患者的生活品質。
森林可改善血壓的因素,推測原因包括芬多精對身體的積極影響,及森林環境有助調節自律神經系統。
糖尿病患者在森林中漫步,可以增加脂聯素,從而有助於降低血糖。而且較高的脂聯素與抗糖尿病、減肥、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有關。
5. 改善過動症、提升專注力
自然環境不僅可以提高普通人群的專注力,還可以提高過動症兒童的注意力。僅在公園散步,就能使過動症兒童注意力更集中。
洛桑加參在他的臨床治療上也發現,過動症或自閉症兒童只要接觸大自然,百分之八、九十都能慢慢改善。
6. 改善氣喘、提升肺功能
氣喘與暴露於空氣汙染的環境有關,而對患有氣喘等過敏性疾病兒童,接觸森林環境有助改善症狀。《歐洲呼吸雜誌》發表一項研究,成長過程中更常接近綠地的孩子,肺部健康可改善,肺功能往往會更好。
洛桑加參認為,植物對淨化空氣非常有效,「最好的空氣淨化機就是植物」。他指出,很多研究發現,只是在室內放很多植物,如虎尾蘭,就有助於潔淨空氣。
7. 保健眼睛
當用眼過度時,看看綠色的環境,眼睛會感到放鬆。張適恆解釋,綠色這個波長的光線可以讓眼睛肌肉放鬆。特別是,眼睛會直接影響到大腦,眼睛不舒服,腦袋也會跟著痛。電腦視覺症候群就是指當人看電腦太久,眼睛的不適感會一路延伸到大腦,產生頭痛、噁心的症狀。
脫下鞋,讓我們接地氣!
走進綠地時,如果可以,最好脫下鞋子,赤腳踩在草地、泥土、沙地上「接地氣」(Earthing),這樣做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大自然的良藥——來自地表的電子。
科學家克林特.歐伯在一次偶然中發現了這樣做對健康的益處,他和史帝夫.辛納屈醫師等人合著的《接地氣》一書中提到,人們是活在帶電的星球上,過著帶電的生活——心臟、大腦、肌肉、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都是動態的電流迴路。「接地氣」,就是讓地表的微弱電流與人體的生理電流交會,讓人體恢復電平衡。
現在已有多項研究證實,赤腳踩在地上,可帶來許多好處:包括減少慢性炎症、疼痛和壓力,改善血液流動、活力和睡眠,促進傷口癒合,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國際臨床熱成像學會一項研究提到,一名85歲的男性原本有嚴重炎症和慢性疼痛,每天睡醒時,身體僵硬又痠痛,經由接地氣治療四個星期後,疼痛完全消失。
糖尿病患者難癒合的傷口,也能因接地氣而加速改善、減輕疼痛。
想要盡可能獲得接地氣對人體的好處,每天只要30~40分鐘就可以顯著減輕疼痛和壓力。
洛桑加參表示,身體是能量的結構體,接地氣不僅能釋放身上不好的能量,還能同時按摩腳底。腳底有很多穴道,特別是湧泉穴,是個非常好的舒壓、穩定情緒、改善睡眠的穴道。而且,腳底肌肉得到刺激,可促進微循環。
他會帶患者去有乾淨草地的地方赤腳接地氣,特別是有陽光晒過的草地是最好的。但是,腳底有傷口的人還是要注意,特別是糖尿病患者,腳底有傷口時應避免。
另外,傳統中醫有天人合一的概念,接地氣也符合這一觀點。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國斌表示,地屬土,土對應脾胃,中醫的脾胃屬於消化系統的概念。當人們接地氣、吸土氣,可調整脾胃,只要脾胃功能變好,免疫系統也能跟著好。
吳國斌曾聽聞有癌症患者在深山裡赤腳走路,結果癌症好了的例子。他強調,人體、大地、宇宙的能量訊息本來就會互通,赤腳踩地可對身體能量做一個調整,有益全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