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際

小小芯片 如何觸發全球地緣政治之戰

由於中共利用晶片技術實現軍事野心,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多國的技術軍備競賽和地緣政治之戰。(Shutterstock)
由於中共利用晶片技術實現軍事野心,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多國的技術軍備競賽和地緣政治之戰。(Shutterstock)

【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大紀元2023年02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芯片製造原本是企業之間的較量,由於中共利用芯片技術實現其軍事野心,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多國的技術軍備競賽和地緣政治之戰。

製造半導體是一項異常複雜、高風險的業務,這些關鍵技術——也稱為集成電路,或者更常見的稱呼是芯片技術——製作的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微小但最精密的產品。由於芯片生產如此困難且成本高昂,因此全球範圍內僅能依賴少數幾家公司,這種依賴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導致芯片短缺。

另一方面,由於中共不擇手段地想要獲取芯片技術,以發展軍事和監控技術,對美國、日本,乃至歐洲國家構成國安風險,也導致獲得芯片已成為一種地緣政治武器。

為了遏制中共利用高端芯片技術製造武器,威脅台海、南海等戰略要地,以及阻止中共進一步在國內監控人民,並向海外輸出監控技術——中國科技公司正在越來越多地幫助伊朗當局鎮壓異議人士,這引起了華盛頓方面越來越多的審查,美國不僅單方面加大了對中共芯片產品和技術出口的限制,也在聯合全球多個盟友,攜手對抗中共威脅。

以下九大方面,可以看到芯片大戰中蘊含的地緣政治之戰。

1. 全球主要的芯片製造商和芯片設備製造商

製造芯片的新工廠造價超過200億美元,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建成,並且需要每天24小時全速運轉才能盈利。這項業務所需的規模已將擁有領先技術的公司數量減少到僅三家——台積電(TSMC)、韓國三星電子公司和美國英特爾公司。

英特爾所做的是設計芯片,製造自己的芯片,然後出售這些芯片。台積電所做的就是為其它廠商代工。

荷蘭的阿斯麥公司(ASML)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芯片光刻機製造商,該公司的產品能像印刷機一樣製造出芯片。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都需要阿斯麥的設備生產芯片。日本的尼康和東京電子生產的光刻機沒有阿斯麥的先進。

美國應用材料公司、科磊公司和泛林集團也是主要的半導體製造設備供應商。

2. 為什麼要爭奪芯片?

從汽車到玩具,從手機再到核武器,小小芯片如今是所有這些產品的心臟,也變得越來越普遍。這一爆炸式增長讓一些分析師預測,芯片行業的價值將在本十年內翻一番。芯片研發支出以美國公司為主,占全球總數的一半以上。

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撰寫的《芯片戰:爭奪全球最關鍵技術》(CHIP WAR: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一書用大量論據得出結論:芯片行業現在既決定著全球經濟結構,也決定著地緣政治力量的平衡。

全美最大的芯片製造商英特爾公司首席執行官甚至將芯片稱為「21世紀的石油」。

過去五十年裡,油田的位置決定了全球地緣政治。未來五十年,地緣政治將由科技供應鏈和芯片在哪裡生產決定,就是這麼重要。

芯片設計巨頭高通公司高層也表示,企業數字化正在加速,未來萬物聯網,全球需要更多芯片產能。

3. 地緣政治之戰展開

去年10月,美國發布一些迄今範圍最嚴格和廣泛的出口管制措施——對於那些使用美國工具或軟件向中國出口芯片的公司,無論芯片在哪裡製造,都必須獲得許可證。美國政府的禁令還包括阻止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為某些中國芯片公司工作。

先進的芯片被用於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和軍事硬件。美國表示,中共對該技術的使用對其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美國國商務部副部長艾倫‧埃斯特維茲(Alan Estevez)當時表示,目的是確保美國正在儘一切努力防止「具有軍事用途的敏感技術」被中共獲取。

美國禁令要獲得成功,部分取決於讓盟友對其本土公司實施類似限制。這項努力在2023年初得到了回報,日本和荷蘭同意加入美國行列,限制中共使用先進半導體機器。

2019年開始,美國通過限制荷蘭阿斯麥公司的EUV(極紫外)光刻機出口,從而切斷中共在7納米技術層面的芯片製造能力。在荷蘭阿斯麥公司禁止EUV光刻機出口之後,中共通過DUV(深紫外)光刻機開發14納米的芯片,但是在美國、日本和荷蘭的三國最新協議中,已經將限制出口擴大到DUV光刻機設備,從而讓中共無法通過浸液式光刻機進行14納米以及以下芯片的生產。隨著美國制裁範圍的擴大,38納米以及以下的芯片生產線也會受到衝擊,從而導致中國要進口更多的芯片產品。

根據阿斯麥公司發布的信息來看,三國協議不僅僅限於光刻機技術,目前尚不清楚其它關鍵新芯片製造技術、設備和原材料等,包括光刻膠是否納入協議。

日本共同社週六(2月4日)報導說,日本政府準備修改相關外匯法規以便在今年春季開始限制向中國出口高端芯片製造設備。

4. 美國力推「四方芯片聯盟」 韓國是關鍵

美國力推「四方芯片聯盟」(Chip 4 Alliance),在確保自身芯片供應的同時,將中共排除在全球芯片循環之外。芯片四方聯盟成員有美國、日本、韓國和台灣。

半導體是韓國第一大出口項目。韓國從芯片到整個經濟都對中國產生了一定依賴。2021年,對華出口已占韓國出口總額的1/4。北京正在為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韓國芯片巨頭在中國建設晶圓製造廠鋪開紅地毯。

截止到目前為止,韓國還沒有明確表示要加入四方聯盟在芯片製造領域對中共進行圍堵。不過,專家認為,韓國芯片企業如果要繼續與中國進行合作,很可能會受到美國的制裁。由於美國掌握著芯片製造方面的一些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專利,韓國企業無力與美國對抗。

去年8月18日,韓國外交部長表示,韓國預計將參加美國領導的包括台灣和日本在內的「芯片四方聯盟」籌備會。來自韓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這一舉措獲得韓國出口商過半支持。

另一方面,在高薪的誘惑下,涉嫌將韓國國家核心技術半導體芯片化學機械拋光(CMP)技術洩露給中共的6名韓國企業員工的案件,也揭示了中韓半導體供應鏈日益緊張的關係。

CMP是硅晶圓製造過程中重要的最後一步,其中使用拋光墊和拋光液去除晶圓表面的不規則處。根據中國研究機構Reportrc.com的一份報告,中國在CMP技術方面的「國產化率很低」。

5. 歐盟是否會迎頭趕上 加強出口管制

荷蘭和美國達成協議後,對歐盟是個觸動。阿斯麥自己的供應商只集中在幾個國家,尤其是德國,Zeiss(光電)和Trumpf(激光技術)等公司是這家荷蘭巨頭的主要合作夥伴。其它涉及的國家是那些擁有半導體研究機構的國家,如比利時(的Imec)和法國(的CEA)。

「政客」(Politico)網站歐洲版1月31日報導,荷蘭外貿大臣利斯耶‧施賴納馬赫爾(Liesje Schreinemacher)1月中旬在荷蘭電視台表示,正在與德國和法國進行談判,以確保如果荷蘭實施出口管制,其它「有重大利益」的國家也會效仿。

報導說,並非歐盟國家不想談論出口管制。在去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他們關閉了向俄羅斯出口半導體等尖端技術的窗口。但歐盟各國在與主要經濟大國建立貿易集團方面意見一致面臨困難。

報導說,如果有的話,荷蘭與美國的協議正在推動歐盟在如何處理出口管制方面趕上來。幾位官員表示,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願意更積極地使用該工具。

而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里‧布雷頓(Thierry Breton)1月27日公開表示,歐盟將與美國站在一起,禁止北京獲得最高端的芯片。

根據美國、荷蘭等數十個西方國家在1996年簽署的對華禁運高精尖技術的《瓦森納協議》,允許成員國在自願的基礎上對各自的技術出口實施控制,但實際上成員國在重要的技術出口決策上受到美國的影響。美國可以要求各國協助,這也意味著中共要想繞過所有締約國進口EUV光刻機困難重重。

6. 各國都在加強本國投資 減少對外依賴

美國政界人士已經決定,不僅要阻止中共獲得芯片技術,還需要加強本土芯片生產。2022年8月9日簽署成為法律的《芯片與科學法案》將提供約500億美元聯邦資金,以支持美國半導體生產並培養該行業所需的熟練勞動力。全球三大芯片製造商都宣布了在美國新建工廠的計劃。

歐洲也加入了降低東亞芯片生產集中度的競賽。歐盟國家在2022年11月同意了一項430億歐元(466億美元)的計劃,以啟動該地區的半導體生產,目標是到2030年將歐盟的產量翻一番,達到全球市場的20%。

據台媒報導,台積電計劃赴歐洲設廠,地點將選擇在德國東部重鎮德累斯頓,初期將主要生產用於汽車的22〜28納米製程芯片。

2022年7月11日,晶片大廠格芯(GlobalFoundries)與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正式宣布,在法國打造一座新半導體廠,有助提升歐洲晶片產能。

英特爾目前正在對位於愛爾蘭的廠房進行擴建,專攻14納米製程。

日本於2022年11月11日宣布,通過動員包括豐田、索尼和日本電氣公司在內的八家製造商,來創建一個名為Rapidus的半導體國家旗艦企業,使日本重新處於半導體行業的前沿。新企業的目標是要從2027年開始生產2納米刻度的芯片。

7. 中共斥巨資發展芯片產業 迄今無成果

中共政府近些年來已經撥出超過1000億美元來建立國內的半導體行業。2014年,中共成立了3300億元(480億美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該基金年復一年地投資於頂級芯片公司,如中芯國際和長江存儲公司。但因為中共制度的層層官僚腐敗,未能成功地在國內創造足夠的重要零部件供應。

現在,應對COVID疫情和經濟衰退威脅正在耗盡中國國庫,並迫使中共政府重新思考芯片開支。

彭博社報導,行業諮詢公司Counterpoint的分析師王哲宏(Brady Wang)說:「中國(中共)試圖在中國境內重建整個全球芯片供應鏈是不切實際的,這個供應鏈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花了40年才建立起來的。」

8. 台灣在芯片大戰中的地位

說到芯片產業,不能不提台灣。台灣已經成為外包芯片製造的主導者,部分原因是台灣政府在20世紀70年代做出了促進電子行業發展的決定。

台積電幾乎單槍匹馬開創了代工芯片業務,隨著新工廠成本的飆升,這一業務受到了歡迎。像蘋果這樣的大客戶為台積電提供了大量資源,來打造行業領先的專業知識,現在全世界都依賴台積電生產的芯片。

該公司在2022年的收入方面超過了英特爾。與台積電工廠的規模和技能相匹配需要數年時間,而且成本很高。

不過,地緣政治使這場競賽不僅僅是為了金錢,美國表示將繼續努力限制中共獲得台灣代工廠生產的美國設計芯片。而中共一直沒有放棄武統台灣的野心。

責任編輯:李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