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找回沉睡深海漢語詞 臺語有音就有字

桃園市台語文化學會創會理事長呂理組編纂《臺語文讀字・白話詞綜合辭典》,2020年底出版。(呂理組提供)
桃園市台語文化學會創會理事長呂理組編纂《臺語文讀字・白話詞綜合辭典》,2020年底出版。(呂理組提供)

文/記者葉如茵
故事從美麗的錯誤開始,1999年,桃園市台語文化學會創會理事長呂理組年滿60,以《目(目聶)(音nih)斡(音uat)頭一甲子》(一眨眼回首已過60年)為名,寫自傳出書,日後才發現自己寫的書錯誤百出,犯了「吃三把蕹菜(空心菜)就想成仙」的窘境,決心尋求正確的答案歸正。

呂理組老師小檔案。(呂理組提供)呂理組老師小檔案。(呂理組提供)
呂理組1996年開始研究臺語文字書寫,2002年成立桃園市台語文化學會,一路走來,發現許多已出版的臺語書籍用字不當,大部分屬於「借音字」(或稱標音字)。他指出,教育部為了好教易學,推出勉強用同音漢字標音的教材,造成字義不符詞義,走樣離譜。

《臺語文讀字、白話詞綜合辭典》新書發表會,獲得滿堂的喝采與迴響。(呂理組提供)《臺語文讀字、白話詞綜合辭典》新書發表會,獲得滿堂的喝采與迴響。(呂理組提供)
像是鑽石寫成「璇石」、企鵝寫成「徛鵝」、畫眉鳥寫成「花眉仔」、蚊子寫成「蠓仔」、老鼠寫成「鳥鼠」、單身未娶寫成「無某無猴」,或用「羅漢腳」當「獨身漢」,類似混淆不清、不妥的例子數不勝數。呂理組認為,唯有用正確的漢字書寫臺語,臺語的傳承才有未來,他也體認到保存臺語文化是自己的使命,誓為此費盡心力永不後悔。

呂理組在長青學苑教生活漢文。 (呂理組提供)呂理組在長青學苑教生活漢文。 (呂理組提供)

兩種發音系統導致臺語難學

臺語有文讀音、白話音兩種發音系統。呂理組解釋,人類先有語言後有文字,母
語就是「白話音」,文字穩定後制定反切的「文讀音」,因此文讀音又被稱為「讀冊音」,用來讀書本上的文字,如古人讀四書五經所用的標準音。由於兩種發音系統差異甚大,同一個字可能產生4、5個不同讀音,這就是臺語複雜難學之處,因此臺語被稱為世界上最難懂的語言。

呂理組於2022年11月出版的必備工具書《聲韻學驗證的閩南話語詞》。(呂理組提供)呂理組於2022年11月出版的必備工具書《聲韻學驗證的閩南話語詞》。(呂理組提供)
閩南語母語所用的文讀音,是根據《康熙字典》「反切音」衍生而來,由兩個字的發音所組成,所謂「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上字調取陰或陽,配下字調取四聲之一定調」,如「呂lǔ」是「力(lik)、舉(kú)」切;而「白話音」則保留在日常民眾口中,或多或少收錄在部分臺語字典中。

借音字攪局教臺語最大問題

教育部2002年推動母語教學,為了讓白話音變得「好教易學」,推出一套「借音
字」取代原來的漢字,造成用字混亂。呂理組說,「借音字」只重音、不管義,是當今臺語教育最大的問題。

呂理組舉例說明,形容一個人身體健康、氣色好、臉色紅潤,教育部閩南語網路詞典寫「紅膏赤蠘」,台語學會用「紅頰赤腮」;「妻妾」課本寫「大某小姨」,台語學會用「嫡婦庶姬」;「浪費」學校課本漢字寫成「討債」,台語學會用「奢侈」。

語詞用字比較

 (大紀元編輯部/製圖 資料來源:台語學會) (大紀元編輯部/製圖 資料來源:台語學會)
只為了引用借音,詞義卻相差十萬八千里,令人啼笑皆非。如此差異甚多的語詞數以萬計,「用不正確的語詞描寫臺語文化,不走樣才怪。」

呂理組編纂《臺語文讀字・白話詞綜合辭典》,用字考究、字字有根據、語語有來歷。(呂理組提供)呂理組編纂《臺語文讀字・白話詞綜合辭典》,用字考究、字字有根據、語語有來歷。(呂理組提供)

編辭典還原讓臺語音符義切

臺語源自閩南語。三百多年來,臺灣的語言教育,清朝時未設學校,只有民間
學堂,老師只教漢字的文讀音,不教白話音;日治時期,政府已在各地廣設學校,日文中的漢字,用日語漢音發音,不教臺語音。日治前42年所開的「漢文」課,也只教文讀音,不教白話音。因此至今臺語用字約需6千字,能被識字者念出白話音的僅約1,400字。

由呂理組編纂,桃園市臺語文化學會出版的書籍與教材《台語文學傑作選集》、《千金譜唸冊歌》。(呂理組提供)由呂理組編纂,桃園市臺語文化學會出版的書籍與教材《台語文學傑作選集》、《千金譜唸冊歌》。(呂理組提供)
呂理組以科學方法研究出三個規則,有如白話音的招魂幡,將深海中沉睡千百年的語詞,一一招回歸隊,如番榴誤作菝仔、芭樂,露兜誤作林投,螃蟹誤作毛蟹,門竅誤作眉角,青梗白菜誤作青江仔菜,「正堂廡廊」(指三合院建築物的正堂和兩側廂房)誤作正身護龍,三不偶時誤作三不五時,紅頰赤腮誤作紅膏赤蠘等,將之編成辭典。

由呂理組編纂《台灣民間俗語韻集上、中、下》,盼臺語能傳承。 (呂理組提供)由呂理組編纂《台灣民間俗語韻集上、中、下》,盼臺語能傳承。 (呂理組提供)

語詞錯誤用法

 (大紀元編輯部/製圖 資料來源:台語學會) (大紀元編輯部/製圖 資料來源:台語學會)
呂理組說,整套辭典編纂的語詞都是音符義切,用來描寫臺灣文化,能看見本土
文化的廬山真面目,從今以後臺語有音就有字,不是口號而是事實。

臺語源遠流長歷朝歷代典籍為證

有人說「臺語源自中國,在唐代是官方語言」,呂理組說,其實不只唐代,自殷商、經周朝、戰國、秦、漢、隋、唐、宋、元、明、清,各代語詞紀錄都留有臺
語痕跡。

臺語源自浙江、福建的閩南語,不僅唐代官方使用臺語文讀音,連宋、元、明、清也一樣使用臺語文讀音,各朝代所編的字典、字書,如隋《切韻》、梁《玉篇》、宋《廣韻》與《集韻》、金《五音集韻》、元《古今韻會》、明《洪武正韻》、清《康熙字典》等,都可證明。

談到「漢文」,呂理組說,古人用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經金文、大篆、小篆演變到今日方塊漢字楷書,用這些方塊漢字及其造詞所撰寫的文章,就是漢文。漢字與西洋的表音文字有別,漢字有三特點:表達情思,必須有「義」可說;記錄語言,必須有「音」可讀;圖形符號,必須有「形」可寫。

出書傳遞妥當用字挽救臺語教學

呂理組說,瀕臨消失的母語如要復育傳承,除了聽、說的環境之外,也需有傳
統正確的文字才能代代傳承,因此,20多年來,他努力編纂出版著作,包括《臺
語文字的誤寫合正書》、《台灣民間俗語韻集上、中、下》、《台語文音字典》、《千金譜唸冊歌》等。

為了挽救臺語文化的教育危機,呂理組也編纂了字典工具書,歷經25年探索、用
了10年時間,終於完成了一部劃時代巨著《臺語文讀字‧白話詞綜合辭典》,在2020年底發表。

辭典內容豐富包羅萬象、貫穿古今,涵蓋了文言讀音單字6,383個、白話語詞1萬5,716個,最難能可貴處在於用字考究、字字有根據、語語有來歷,期使臺語文化紀錄達到真(正確)、善(奧妙)、美(雅致)境界。


呂理組想要傳達的是漢字之美,闡述文讀音與白話音的關聯性,都是有根據絕非空穴來風,期盼能成為母語教學、書寫臺語文最佳工具書,為復興臺語文化作貢
獻。2022年他又出版了一本工具書《聲韻學驗證的閩南話語詞》,都是用「單指神功」,一字一句從電腦鍵盤敲打出來,不假手他人。

呂理組從1996年開始研究臺語文字書寫,以及編纂字典,已85歲高齡,談起臺語文字學卻是神采奕奕、充滿熱情。(呂理組提供)呂理組從1996年開始研究臺語文字書寫,以及編纂字典,已85歲高齡,談起臺語文字學卻是神采奕奕、充滿熱情。(呂理組提供)

俗話說「先知總是寂寞的」,教育是百年大業,雖然教育主政者為求快速便捷,並沒有採用他的理論,事實證明,20年來的臺語教學成效不彰,也因漢字的混亂使用無法進行臺語教學成果筆試,呂理組有種不被理解的孤單,但他始終深信,有朝一日,他主張的有意義「妥當用字」,將會成為年輕學者研究學習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