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君權神授」
董仲舒在他的《天人三策》中,圓滿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君權神授」。這個說法在現代的中國人看來,好像是皇帝在神化自己的權力,把自己弄得神聖一點,大家就不敢挑戰他。其實不是。如果我們完整地看一看「君權神授」的概念,它實際上相當於是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
在董仲舒提出大漢王朝的政權是來自於「神授」這個概念的時候,當然就會有一個相應的問題:既然你這個王朝是應天命而生的話,那麼是不是你這個王朝就應該千秋萬代永遠這樣繼承下去呢?董仲舒的回答是否定的。他提出,如果一個王朝要延續的話,要看這個國君能不能夠做到四點:「法天立道、溥愛無私、布德施仁、設義立禮」,簡單說就是一個國君必須人正、心正才能夠正朝廷、正百官、正萬民、正四方,只有這樣你才配做一個國君。所以「君權神授」的概念不僅僅樹立了君
權的神聖性、合法性,或者說它的管制權威,同時也設定了君權的邊界,就是君權是有限的。因為天給你君權,不是為了讓你個人的慾望得到滿足,而是讓你通過自己的仁政,把老天爺對萬民的愛普及出去。如果你違背了老天讓你做國君所相應帶來的義務,那麼這個王朝就可以被推翻,而且也應該被推翻。
董仲舒對於皇帝執政方式的要求,非常像美國的《獨立宣言》。美國的獨立宣言開篇是這樣說的: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每個人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如果一個政府妨害了百姓的這些權利,百姓就有權利起來推翻它,建立一個新的政府。這和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說的,皇帝如果做了很多壞事的話,老百姓就可以起來推翻他,是非常相像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一個王朝能否延續,有天命的約束,也有民心的約束。
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傳統皇朝社會是一個專制的社會,這種理解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君權神授已經對皇權進行了限制。它很像歐洲17世紀光榮革命時訂立的《權利法案》,只不過他們是通過憲法來約束君權,中國是通過天道來約束君權,當然包括民心約束君權。所以說,中國的傳統皇朝社會並不是一個專制的社會,或者說一個極權社會,它其實是一個準君主立憲的社會,因為它對君權是有邊界限制的。
董仲舒三年「目不窺園」
董仲舒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思想家,他的思想非常系統,而且論述非常清楚。董仲舒是一個大儒,出生於西元前179年,即漢文帝即位第二年。到漢武帝的時候,西元前104年去世,享壽75歲。
他年輕時就非常喜歡讀書,認真到什麼程度呢?他留下一個成語叫「目不窺園」,就是說他讀書的地方,後面有一個大花園,董仲舒讀書三年,不抬頭看那個花園一眼。
當時很多學生因為他學識淵博,都去跟他學習。董仲舒下帷講誦,就是不讓學生看到他的臉,坐在簾子後面授課,靠近他的學生聽懂了之後,再向距他較遠的學生傳。董仲書的名聲非常大也非常好,他的儀容舉止皆符合儒家聖人的規範,所以學生們都很仰慕他。
董仲舒進入大漢朝廷後,提出了「天人感應」的學說,就是天和人之間是有互動的,如果一個人有天命做國君的話,一定會出現一些人力所不能及的、奇異的景象來為他做佐證。如武王伐紂的時候,八百諸侯會於孟津,溯黃河去打商紂王,當時一條魚從黃河裡跳到武王的船上,他認為這種奇異的事情就是一種天命的徵兆。當然一個王朝要滅亡的話,會出現一些災異。董仲舒的解釋是,如果一個人不得民心,老百姓的怨氣就會鬱結,怨氣鬱結之後就會招來妖孽,出了妖孽之後就會出現災異。
如果一個國君無道的話,老天首先要降下災害,給你一點警告,如果你還不聽的話,就開始出現一些奇怪的、非常讓人恐懼的事情,讓你升起敬畏之心,如果還不聽的話,這個王朝才會澈底滅亡。所以不是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老天爺是不願意讓一個王朝滅亡的。
《天人三策》:舉賢良 明教化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很長,其中還提出了幾個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的主張。我們簡單舉兩個例子:一個是舉賢良,就是國家應該推舉一些賢良、有才能的人出來做官,也就是讓德才兼備的人出來做官。在董仲舒之前,做官的基本上是三部分人:宗室(皇帝家的親戚)、外戚(皇后、太后這邊的人)、功臣。有些人其實並不是大功臣,只是小功臣。漢景帝的時候,第一個丞相申屠嘉在楚漢戰爭時沒有做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他只是一個弓箭手,因為大功臣全去世了,他就一點一點升上來,最後做了大漢的政府總理。那時候做官,不需要做什麼了不起的事,你只要別犯錯就可以。董仲舒說,這種情況必須改變,不能要那些尸位素餐不作為的官員,要挑選有才能、品性好的人來做官。所以他勸漢武帝舉賢良,讓各地推舉人才。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建議。
同時,董仲舒還告訴漢武帝要明教化,就是一個國家的人才,光靠選拔是不行的,
還必須自己培養。明教化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要辦國家級的大學,叫「興太學」。當找到一些賢良的人之後,要想辦法把他們的學問、主張傳下去。怎麼辦?在全國挑選一些傑出的人做學生,跟這些博士們學習。等他們學會之後,他們可以把這些學問再往下傳,這樣就有一個文化的延續性。同時,由於有太學(相當於大學),國家的人才就有儲備,要用的時候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
西方大學最早的,如牛津、劍橋,有幾百年歷史。中國從戰國時代齊威王辦稷下學宮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大學了,到了漢代辦太學,到了隋唐的時候改稱國子監,也是一代一代往下傳,所以國家是有專門的地方培養和儲備人才的。那個時候儒生也要學數學、射箭等,很像現在西方的通才教育,所以中國的大學,歷史非常長。
中國最早的文官政府
董仲舒提出興辦太學,太學生選課並每年考試,考得好的可以出去做官,也可以留下來繼續學習,考得差的就回家了,跟大學實際上是一樣的。這帶來了中國政治制度的一個重大變化,中國開始出現了文官政府,也就是大家可以通過讀書考試來做官。歐洲直到19世紀30年代,英國才出現了最早的文官制度。之前做官的是教士、皇親和封建諸侯。
漢武帝的時代,出現了第一個布衣丞相公孫弘,他的丞相位置不是打出來的,也不是立了什麼功勞。漢武帝當時考試策問,讓下面被推薦上來的人回答。公孫弘獲得對策第一名,和後來的科舉差不多,相當於考試做官做到了布衣丞相,被封為平津侯。可以說中國文官制度的出現比西方早了將近兩千年。日本一直到19世紀50年代還是武士做官。
由於中國的文官政府出現得非常早,政治比較清明,因為文官政府的官員是讀了聖賢之書,懂得了很多治國的道理才出來做官的,不像很多武士,完全是靠蠻力打下來的天下,也不像貴族靠繼承得來的官位。
《天人三策》提出的限制君權、建立文官政府、培養和選拔人才等都是非常先進的理念。除此之外,《天人三策》還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導致了非常有名的一個事件,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非常喜歡儒家的學問,但是他聽了董仲舒的話,試圖去推廣儒術的時候,卻遇到了一次巨大的挫折,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請看下一章《儒道之爭》。
編注:本文根據章天亮博士的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之《秦皇漢武》影片版整理而成。https://xtfy.ntdtv.com/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電視台製作的影片版中國通史,目前出版了《東周列國》、《秦皇漢武》、《隋唐盛世》、《兩宋繁華》、《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