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斯克瓦拉(Michael Skvarla)是賓州州立大學昆蟲鑑定實驗室主任,2012年某個晚上,他到阿肯色州費耶特維爾(Fayetteville)市區一間沃爾瑪超市買牛奶時,突然注意到牆上停著一隻巨大的有翅昆蟲。當時,他正在阿肯色大學就讀昆蟲學博士學位。
「我記得很清楚,因為我正走進沃爾瑪超市買牛奶,我看到建築物的一側有一隻巨大的昆蟲」,斯克瓦拉說,「我覺得它看起來很有趣,所以我把它放在手上,用手指夾著它繼續購物。回到家後,我把它製成標本收藏,然後很快就把它忘得一乾二淨。」
蟻蛉標本 越看越不對勁
直到2020年秋天,斯克瓦拉在賓州州立大學透過網路教授昆蟲學課程時,他拿出個人昆蟲收藏對學生們展示,過程中他逐漸意識到,當初被他認為是普通昆蟲的標本並不尋常。
斯克瓦拉表示,自己過去將這隻昆蟲標本標記為「蟻蛉」(antlion),但他很快發現這隻巨型昆蟲的特徵與蟻蛉的特徵不太匹配,它的翼展很大,幾乎接近5公分,這對昆蟲來說屬「特大號」尺寸,這清楚顯示該標本並非蟻蛉,他認為更像是一隻「巨型草蛉」(Giant Lacewing)。
賓州州立大學昆蟲學博士研究生科迪‧馬西斯(Codey Mathis)憶述,當時斯克瓦拉正使用顯微鏡觀察這隻巨型昆蟲,同時投影放大畫面給學生觀摩,沒想到越看越不對勁。
他說,「教授向我們說明標本特徵時,突然停了下來。當時我們都意識到這隻昆蟲不是最初標記的蟻蛉,而是一種極其罕見的巨型草蛉,每個人都異常興奮!」
DNA驗明是巨型草蜻蛉
為了進一步確認,斯克瓦拉和他的同事對樣本進行了分子DNA分析,最後確認其真實身分為侏羅紀時代就已經存在的「巨型草蜻蛉」(Polystoechotes punctata)。根據紀錄,這種昆蟲以前廣泛分布於北美洲,但在1950年代就從北美東部神祕滅絕了。
該團隊在刊於《華盛頓昆蟲學會會刊》的報告中分析了巨型草蜻蛉的收藏紀錄,並以地圖形式確定其分布。這些紀錄跨越了一個廣闊的地理範圍,從阿拉斯加到巴拿馬,包括北美東部和西部的多個生態區。地圖還顯示,斯克瓦拉的阿肯色州標本是五十多年來,北美東部記錄這類昆蟲的第一隻。
學界對巨型草蜻蛉從北美消失有不同的解釋,包括人造光汙染增加、城市化帶來的汙染物、森林大火影響,以及非本地捕食者的引入等。
斯克瓦拉指出,這一發現顯示,這種侏羅紀時代就已經出現的大型昆蟲,可能還有遺留種群尚未被發現。
根據該報告的合著者、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密西西比昆蟲博物館專家費舍爾(J. Ray Fisher)說法,費耶特維爾位於奧扎克山脈(Ozark Mountains)內,是一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這裡或許是巨型草蜻蛉隱藏多年而不被發現的理想場所。
至於這隻巨型草蜻蛉如何飛到沃爾瑪外牆仍是個謎。斯克瓦拉解釋說,它可能是在夜間受沃爾瑪的燈光所吸引,而飛離原生地至少幾百公尺遠。
斯克瓦拉現在已將這個巨型草蜻蛉樣本安全的存放在賓州州立大學弗羅斯特昆蟲學博物館收藏,以便其他學者和學生做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