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傳統戲曲後繼無人 恐成絕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2016年11月演出經典傳承豫劇《香囊記》。(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提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2016年11月演出經典傳承豫劇《香囊記》。(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提供)

文/記者袁世鋼
臺灣傳統戲曲傳承不易,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團長彭宏志指出,我國缺乏傳統戲曲人才培育基地,且教育體制也有重學科、輕術科的問題,造成理論與實務完全脫節,使民間劇團難以生存、傳統技藝逐漸流失。再加上少子化影響,劇團老化,3年後恐將出現斷層。

彭宏志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傳統戲曲有「四功五法」等規範,也就是「唱、念、做、打」,以及「手、眼、身、法、步」,訓練過程非常辛苦,清晨5時多就要起床,盥洗後6時開始拿頂(倒立);而過去傳承的方式都是師徒制,由老師口傳心授,學生要自己去領會,為了避免學生受傷,所以會有「棒打之下出高徒」的說法。

彭宏志說,曾經受過這樣教育的人,對傳統戲曲的技藝非常在行、地道,包含海光、陸光、大鵬等京劇團,也就是現在大約50歲以上的這群演員,他們的「四功五法」都非常紮實。但當戲曲進入學制後,受到課綱時數限制,術科就被學科排擠,造成學生的基本功不紮實,也缺乏舞臺經驗,使實務與理論完全脫節,「能站上舞臺的人沒幾個」。

雖然民間劇團很多,光是歌仔戲就有大小劇團約300個,但在經營上都有很大壓力。彭宏志指出,劇團招募新人,一進來就是要上臺演出,但術科訓練不足的學生可能連舞臺術語都聽不懂,所以招不到人才,只剩下少數家班、家族傳承的年輕人;再加上少子化影響,早期戲曲學院招生一個班至少有20、30人,現在只有4、5個,3年後可能就完全斷層。

彭宏志坦言,在實務運作上確實碰到很大的障礙。以豫劇為例,演員編制只有15人,但一場宮廷戲至少需要30人,甚至多達40、50人,包含太監、宮女、侍衛、文武百官、老百姓等,每個人就必須身兼2至3個角色,趕時間出場時就會在舞台臺亂竄,免不了掉落戲服、道具等,是很嚴重的問題。

傳統戲曲劇團老化 未來恐找不到演員

傳統戲曲演員也與運動員類似,彭宏志表示,人體機能有生理限制,大約35歲以上就沒辦法再演武戲了,年輕人進不來、資深的走不了,整個團隊就會逐漸老化;雖然可以外聘熟稔毯子功等技巧的舞蹈系學生、雜技演員,但在「四功五法」中,他們除了「打」以外其他都不會。甚至,有些不會唱的學生,家長認為沒有前途,不願讓孩子走這條路。

彭宏志擔憂,當50歲以上的這群演員離開舞臺後,年輕一輩因缺乏舞臺經驗,懂得劇目就不多了,未來恐怕找不到演員,甚至連導演也可能因經歷不足而不會編修劇本。而在戲服方面,是「寧穿破、不穿錯」,例如文官穿鶴、武官穿虎、皇帝穿龍,若戲服箱管的戲曲素養不足,「給包公穿紅衣」,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至於場面(樂隊)部分,彭宏志說,傳統戲曲中會有「主胡」,基本上要具備作曲、編腔、修腔的能力,因為人的身體狀況每天都不同,如果演員狀況好可以唱到E調,但狀況差一點只能唱D調時,主胡就要負責改譜,拉出來後其他人才會跟著修譜。另外還有燈光設計、多媒體人員等等,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錯,演出就會變成四不像。

傳統表演藝術扎根遇瓶頸 招生困難、師資匱乏

若傳統文化失傳,樹德家商表演藝術科主任陳明原認為,「我們會變成沒有根啊!」他向《大紀元時報》表示,雖然教授傳統舞或古典舞是扎根的工作,但每次招生進來的都是跳街舞、流行舞的學生;樹德的表藝科原本是舞蹈班,就是走傳統的民族舞、芭蕾舞,但在招生時就遇到瓶頸,甚至成立歌仔戲團都沒人報名。

陳明原說,為因應社會變遷,舞蹈班才轉型為表藝科,從基本功、肢體開發等慢慢的引導學生,並將傳統的東西融入課程、考試中,包含扯鈴、舞龍舞獅等,雖然年輕人一開始可能不感興趣,但學習了之後就會覺得「其實沒有那麼不好玩」。

陳明原也提到,對於一些傳統的課程,常常找不到適合的師資。他表示,過去表演藝術都是師徒制,但現在的教育制度中,如果沒有教師資格,國中、高中學校都不能聘用,所以這些傳統的藝人、較高齡的名家反而無法來教,只能請他們來當鐘點或客座講師,學生聽完演講可能會覺得重要,但能不能學得會又是另一個困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