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國年輕人「上香求神」擠爆寺廟的現象引發關注。分析認為,年輕人到寺廟上香,並不是為了信仰,而是尋求心靈慰藉,因壓力大,迷茫,找不到方向。
根據中國旅遊網站數據,2023年以來,預訂寺廟景區門票的訂單量同比增長三倍多,2月以來,預訂門票的人群中,90後、00後占比接近50%。
「巨量算數」的監測指數顯示,與2019年相比,「寺廟」在社交平台上的搜索量增加了368倍。而從今年1月1日至3月16日,「寺廟」的搜索指數和綜合指數,同比分別增長了586.81%和351.06%。
在這些搜索人群之中,18-30歲的年輕人從不到三分之一的比率增長到了44.9%。
「上香求神」的年輕人不惜高價,購買不同的佛珠手繩,甚至到不同寺廟求神問卜。而以小紅書為首的社交平台上出現了層出不窮的「上香攻略」、「請手串攻略」等。
擠爆寺廟的年輕人 上香比上學還認真3月24日,鳳凰網發布題為《擠爆寺廟的年輕人,上香比上學還認真》的自媒體文章說,上週的杭州靈隱寺人多到早7 點就開始排隊 ;雍和宮最近一週每天的客流量約為 4萬至4.5萬人;而上個月,西安廣仁寺的門口一群年輕人排隊近一公里。
然而,實體寺廟仍無法滿足年輕人的需要。每逢保研季、考研季和考公季,社交媒體都會被大量的靈隱寺牌匾刷屏,無數人留下電子禱告。一條12秒的視頻,就多達5,000人在許願。
擠爆寺廟的年輕人,到底在求什麼?文章說,他們統計的消費數據發現,其中47%的人求財、 30.3% 的人求錢財,也求健康姻緣,只有2.1%的人求好姻緣。
中國年輕人越來越悲觀中國年輕人興起上香的現象,引起輿論關注。
3月27日,四川重慶大學生王亮(化名)對大紀元記者說,燒香拜佛已經成為年輕人最流行緩解生活焦慮的方法。因為處於中下層的年輕人越來越悲觀。根本看不到希望,不管你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什麼,再高的學歷都可能找不到工作,根本就是無望無奈。
3月27日,前大陸教培行業老師、自媒體人寧靜也對大紀元分析,「年輕人愛到寺廟上香,並不是什麼追求傳統和信仰。因為中國壓根沒有這個土壤,其實說白了是『求』,好聽點是心靈寄託和慰藉。主要原因是因為迷茫,沒有方向。」
她認為:這跟年輕人面臨就業困境和自身壓力,以及整個中國的教育氛圍密不可分。
寧靜表示:「說白了中共的教育說一套,做一套,中國不是一個拼實力的社會,主要是拼爹、拼錢、拼人脈。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中國的孩子從幼兒園就被送進各種補習班,父母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付各種學費,都是為孩子將來能考上好大學。」
寧靜續說:「在中共教育體制下,別說年輕人迷茫,他們的父母也一樣沒有方向,這才是現在更多年輕人去燒香拜佛的主因。」
大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困境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年年大增,加劇了就業競爭壓力。
根據中共的統計數據,2022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高達1,076萬。一項調查顯示,截止同年11月,仍有七成左右的高校畢業生沒找到工作。
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困境之下,2023年大學畢業生的規模再創新高,預計高達1,158萬人。
旅加華裔作家盛雪說,「年輕人是最富於朝氣的,可是當他們覺得沒有希望,沒有未來,沒有奔頭的時候,他們能幹嘛呢?他們就走向寺廟去上香求佛。而中共並沒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所以說他們就是去求個心理安慰。」
關於年輕人愛上香,大陸評論員王曉娜稱:「在上班和上進之間,年輕人選擇了上香;在做題和作弊之間,年輕人選擇了做法;在求人和求己之間,年輕人選擇了求佛。」
還有一條被轉載了很多次的評論寫道:「上香不用985、上香不卡35歲、上香不問你是否已婚已育。」這句話則道出了年輕人求職困境:學歷歧視、年齡歧視、性別歧視。
年輕人上香問題 引官媒互掐中共官媒《新京報》3月21日發文稱,年輕人「不上課不上進只上香」,把生活希望寄託在神佛之上,顯然是「走偏了」。
文章發出後,相關話題被網友們「罵」上了微博熱搜榜。
當晚《北京日報》發文稱「與其憂心年輕人上香,不如關心他們在『求』什麼。」年輕人初入社會壓力巨大,上香不過是一種減壓方式。
有網友嘲諷,年輕人上個香,居然能讓兩家官媒「掐起來」,這個事情真有這麼複雜嗎?
3月22日,《中國青年報》也刊發評論稱,年輕人擠爆寺廟,就是為了追隨心中的傳統文化。《環球時報》24日也點評,不妨從流行文化視角看年輕人「上香」。共青團中央24日也發表類似評論為網絡輿論降溫。
寧靜指出,「一個正常的政府,如果面對這種現象,要麼順其自然,沒必要大張旗鼓利用官媒上綱上線,要麼就應該找出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將責任推給年輕人。」
盛雪說,「中共不但沒有能力 它也不願意從根本上解決年輕人遇到的困境,一味地責備年輕人不積極向上,不接受被稱為低等的體力工作。事實上,體力活的市場也已經非常飽和了。」
就業形勢嚴峻 各行各業都處於飽和狀態去年7月,網易發文稱,美團外賣小哥裡的高材生,有碩士6萬,本科生以上17萬。而近日,一名B站直播主透露,廣州外賣員招滿了,目前美團不再給站點發號招人了。
2月份,江蘇省會南京招聘2個圖書管理員,工資只有1800塊錢,在南京租房都不夠,卻引來百餘人應聘;浙江嘉興一家材料廠招20名工人,三百多人冒雨排隊面試;四川成都一家電子廠,300個工位名額,引來上千人一大早來到現場哄搶等等。
同時,大量高校生在網上發視頻抱怨找不到工作。還有一些視頻顯示:在廣東深圳、東莞、蘇州、南京等城市,大量年輕人因找不到工作而露宿街頭。
就業困境下,眾多年輕人以魯迅筆下的人物「孔乙己」自嘲。孔乙己是魯迅小說中的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一生窮困潦倒卻穿著象徵讀書人的長衫。許多中國年輕人以孔乙己自居,抒發「畢業即失業」的迷茫與絕望。
寧靜說,現在大批工廠、企業倒閉,年輕人沒有就業機會,所以擠破頭去搶公務員編制,希望藉此改變命運。我認識一些人,他們挖門盜洞去當公務員。但是有人去的地方是地級市,而且花了二十多萬,最後的結果是,每個月只有二千多塊錢的工資,並且他沒有拿到工資,每個月拿的都是白條。」
中共炒作年輕人收垃圾、擺地攤最近,中共多家媒體宣傳,一名鄭州大學的95後畢業生,放下身段去「收破爛」,每個月收入高達五位數,實現了財務自由;而中共央視也宣傳浙江義烏一對95後夫妻,通過擺攤夜市日賺9000元人民幣等。
旅澳學者李元華說,「這些都是偽新聞,中共為了讓年輕人放下身段進行的宣傳,根本經不住推敲。」
他指出:「現在不是大學生放下身段,不放下身段的問題,而是根本沒有什麼就業的機會。農民工沒有身段,為什麼農民工也找不到活?是整個經濟不行,又沒有工作崗位,現在把責任髒水全潑在大學生身上了。」
盛雪說,「現在的年輕人,既沒有什麼空間去上進,也沒有什麼空間可以去躺平,這些年輕人,很可能會成為中共所認為的社會動亂的一股力量,它必須要想辦法去紓緩這樣的力量。」
「所以說,它很有可能再重新開啟『上山下鄉』,把年輕人趕到鄉下去。因為趕到鄉下去之後,就變成了只要是你們種地有口飯吃,不會說因為要餓死然後起來造反。但是農民也沒有多餘的地,農民工也都失業,中共所有的政策都進入死胡同了。」
責任編輯:周儀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