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老屋」位於旗津區文正巷78號,是一棟二層樓洋房,前棟1954年起造,為磚木造二樓建物,後棟則興建於1962年為加強磚造二樓建物。二樓立面的女兒牆上的「錦繡」堂號是洗石子工法,紅瓦、馬背、雨庇,為閩式建築元素,二樓陽臺的瓶形矮欄和屋內的線板,則是日式裝飾風格,天花板桁架和樓梯都是木料,非常值得保存。
都發局表示,老房子是都市發展的活見證,表現各個時代獨特的工藝技術及文化內涵。基於保存與再生的理念,文化部啟動「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讓具有潛在資產的私有老建築得以再生。旗津區有許多無價資產的老建築,見證了高雄變遷且具有豐富人文底蘊的無價資產。市府自2018年受文化部委託,協助申請補助,目前已完成7間老屋修繕。
屋主莊先生說,進入修復階段才是挑戰,前棟牆體結構為咾咕石和磚造,修復內外牆面時,灰泥都要打除重新施作,找不到過去的六角磚,就得自己剪出來,就是要把那份「古早味」找回來。
而修復老建築的工法較複雜,現今許多工班師傅無法承接施作。透過文化部和都發局協助,終於能一圓屋主最大夢想,復刻兒時回憶,也讓老房子有了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