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外資境外掛牌、增資 中共納管 臺商政治風險加劇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招牌。(維基小霸王/維基百科)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招牌。(維基小霸王/維基百科)

【記者張原彰、李怡欣/臺北報導】中共證監會2月發布的《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已在3月31日上路,未來在中國營運的臺商,如果要境外掛牌、增資,都得先「報備」,代表臺商如果想透過KY模式回臺上市,也得經過中共審查,無疑是紅色長臂影響臺股。

「KY模式」是指,在其他國家註冊登記的企業,於臺灣掛牌上市/櫃。

金管會:130家公司恐受影響

對於中共的新規,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7日坦言,臺商回臺IPO(首次公開募股)將受影響,另外,臺股有上百家KY公司,有超過半數以中國為營運主體,代表以後SPO(增資)也會受波及,估計臺灣有130家上市公司會受影響。金管會已將此議題列入「股期市會議」的重要觀察。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估計約有9%的上市公司(85家)及45家KY上市公司受到影響。他說,今年預計會有7家KY公司增資,5家KY公司送件上市,證交所也會和會計師密切關注,相關個案受到的影響變化。

對此,陸委會向《大紀元時報》表示,中共新法適用範圍涉及中國企業,及以中國大陸為營運主體的所有外資(外國、臺灣、港澳),評估該辦法主要以中企為主,非針對臺商,且符合資格者(以中國大陸為主營運地之企業),方須備案。

海基會回應《大紀元時報》提問時表示,將持續關注中共新規的執行情形,並洽請專家提出研析與建議,適時提供給臺商參考。

立委:中共恐藉新規逼臺商表態

立委吳秉叡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共此規定可分成兩個層次來解讀,首先是,對於主要在中國境內從事經濟活動的公司,中方在IPO等方面設立規範,這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相關立法趨勢,是未來發展方向,沒什麼可非議的。

「不過,從第二個層次來看,卻潛藏諸多風險。」吳秉叡說,因為中共是政治掛帥,不是按照一般人熟知的經濟規則來運作,這代表在中國從事生產活動的公司,往後若想到境外上市,北京可能不會按照民主機制的規則來審理,而是用政治視角來檢視。

他舉例,過去中共就曾逼迫臺商,若想在中國生產,得迎合北京的政治口徑。對照這次情況,未來臺商若想到境外IPO,審理通過的前提,很可能是不能批評中共等非經濟因素,這是最大的風險。目前中共的審核標準還不明朗,預期不會照一般模式運作,這點金管會應密切關注。臺灣企業在中國投資,也要關注非經濟因素的干擾。

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說,中國經濟狀況不好,金融資源缺乏,希望更全方位的掌握經濟,目前觸手伸及臺商。未來要關注,中共是否要求臺商更改註冊地點,改成登記在中國,這代表要在中國繳稅,甚至要求臺商進一步表態,要當中企還是當臺企?由於中共擅長蠶食鯨吞的手法,不得不密切關注相關影響。

中共以政治影響商業 外資也受害

中共以政治影響商業運作,矛頭不只對準臺灣。據彭博社報導,為全球投資者進行盡職調查的諮詢公司,日前遭中共搜查,北京還要求國營企業,逐步切斷與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關係。

報導指出,最近包括萬得資訊(Wind)在內的多家中國金融數據公司,也停止向海外客戶提供中國企業詳細資訊,令國際投資人恐慌。

報導引述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銀行業者的看法,指出中共寧可犧牲經濟,也要優先處理安全問題,打壓私營部門、扼殺併購交易,儘管中國市場表面上有60兆美元(約新臺幣1,845兆元)大餅,但想從中獲取巨大利益的機會渺茫。

目前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計畫大規模裁減在中國的投資計畫、獲利目標和和員工數量。

北京築高牆 封鎖中國真實經濟情況

對此,陳松興說,中國經濟衰退嚴重,中共正築起一道高牆,不要讓外界窺探真實的中國經濟情況。中共要求國企切斷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往來,也隱含著這件事,由於中國境內的審計是被控制的,也便於中共在數據上動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