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海外調查公司的新一輪打壓表明,習近平將安全置於經濟增長之上。《華爾街日報》週四(5月18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說,習將外國投資監管視為「一個盲點」,為消除疑慮,他任命國家安全主管陳一新負責此事。
最近幾週接連傳出外國調查和諮詢公司被中共調查的消息,引發投資圈集體恐慌。但令一些國際企業高管感到驚訝的是,習近平的領導層沒有安排官員出來安撫外國投資者。
過去是技術官僚充當政界與商界的傳聲筒,代表人物是習近平的長期經濟顧問劉鶴。他已經在3月退休。但在最新的這一次打壓中,經濟官員都保持了沉默。
《華日》說,讓陳一新負責是習近平推動取代技術官僚動作的一部分。隨著習近平逐漸將共產黨政治議程的優先重點從經濟發展轉移到國家安全上,一整套以國內安全為導向的政府機構浮出水面。
報導說,了解北京決策的人士以及研究習近平著作和演講的分析人士表示,習近平認為,中國必須採取更多措施來捍衛黨的意識形態和經濟安全,以對抗西方。而北京與華盛頓的關係惡化,使習近平的這一執念變得更加緊迫。
習近平認為過去對外企的調查是盲點在陳接任之前,對西方諮詢公司的調查是低調的,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國家統計局、商務部共同牽頭。
那些被中共當局約談過的西方企業高管表示,過去約談的目的是警告外國公司不要在被認為禁止外國公司進入中國的領域進行社會調查和其它研究。在這些公司基本上注意這些警告後,當局沒有宣布過重大處罰。
《華日》說,據了解北京決策的人士稱,習近平認為這些調查不夠深入。他們說,過去幾年美國對中國企業實施更嚴厲的制裁,對向中國出售先進技術實施更嚴格的限制,這更加堅定了習近平的決心。
去年底召開的中共二十大為習近平史無前例的第三個任期掃清了道路,習近平希望確保他的國家安全議程能擴大和涵蓋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包括外國投資,直到最近,這位領導人還將外國投資監管視為「一個盲點」。
對於習近平和所謂的安全國家來說,這些外國諮詢機構開展的此類實地研究工作(通常涉及與中國公民的互動)暴露了國家機密,威脅到中共的控制——控制外國如何看待中國,並會幫助美國和其盟友對北京採取強硬政策。
中共官方新華社在4月14日發表的一篇文章將海外諮詢和調查公司列為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機構,稱他們試圖在中國的人權和技術發展上「做文章」。
中共安全官員篤信權力 對西方事物持懷疑態度這些安全官員,也被稱為「安全官僚」,與習近平一樣,相信利用國家權力可以提高中國的技術能力,並且傾向於對西方事物持懷疑態度。
習近平已將重要的領導職位授予幾位具有安全和國防背景的跟班。多年來一直擔任北京最高情報官員的陳文清去年年底成為近幾十年來第一位加入政治局的間諜頭子,擔任中共國家安全部部長。
威爾默黑爾(WilmerHale)律師事務所駐北京的律師萊斯特‧羅斯(Lester Ross)告訴《華日》說,中共政府官員對外國投資的重視程度不高,因為他們認為「外國公司帶來的威脅超過了公司帶來的價值」。
最新的政策轉變將疏遠那些在華盛頓DC替中國遊說、在中國經營的美國大公司。近年來,隨著習近平加強對中國經濟的控制,許多美國公司已經放慢在中國的擴張。
許多經濟學家預計,在過去一年中,由於利潤下降和經濟放緩,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將繼續下降。
此外,對中國的間接投資也在下滑。衡量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股票興趣的MSCI中國指數已從今年年初的高位下跌20%。
投資減弱可能會進一步打擊已經因國內需求疲軟和失業率上升而苦苦掙扎的中國經濟。
盡職調查被取消後 騙局將更難被揭開一些西方諮詢公司已暫停在中國的研究工作,尤其是與技術和其它敏感領域相關的研究工作。還有些華爾街公司開始裁退中國地區的分析師員工,因為擔心他們在中國的聯繫人會遇到麻煩。
2018年的美國電影《中國喧囂》(也譯作「中國騙局」,China Hustle)講述了一個故事,美國做空機構FG Alpha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官丹‧大衛(Dan David)聘用的一個中國員工在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國化肥公司門口守了344天,發現早晚進出工廠的員工人數、運送貨物的大貨車數量都跟其宣傳的完全不一樣。
隨後大衛讓人扮成免費派送王老吉涼茶的銷售員,最終查實綠色公司實際員工人數僅四十餘人,貨車司機也只有1人。
每次,當投資人的大巴到來之前,工廠的燈全部都是暗的;投資人一來,工廠的燈全部亮起,噴水池也開始噴泉。而投資人前腳剛走,工廠的燈又全部熄滅。
「外國調查公司在中國是非法,風險是坐牢。」大衛說,「如果有人在中國指出問題、發現問題,就會被投入監獄。」
有行業分析師表示,當這些例行的調查工作被所謂的《反間諜法》劃為國家機密,中共打造的各種數據「黑箱」已基本成型的情況下,恐怕外企以及外國投資人就只能去猜想數據了。
責任編輯:李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