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中醫養生

【大真博士話中藥】當歸補血不夠力 最好再加這一味

當歸又稱箱歸,根頭粗短,支根數條,氣香濃郁,品質佳。(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當歸又稱箱歸,根頭粗短,支根數條,氣香濃郁,品質佳。(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文/陳大真博士
在中藥的臨床使用經驗上,除了單味藥的使用之外,為了增加臨床效果,通常會互相加成不同種的中藥,而堆疊過後會比只有一味中藥來得更有療效,這就是所謂的「藥對」或是「對藥」,是方劑的基礎,也可說是組成方劑的最小單位。

藥對並不是隨意由兩味藥物組合,也不只是兩種藥效的累積相加,而是以中醫藥基礎理論再加上臨床使用心得,針對症狀所採用的相應治法,效果往往比只吃單味藥物更有效。

當歸 重要補血活血藥品

當歸(https://reurl.cc/qk9AEg)依據《臺灣中藥典》第四版記載,來源為繖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乾燥根,秋末採收後晒乾而得。依照不同產地而有不同商品名稱,如秦歸、西當歸、雲歸、岷當歸等。

當歸片黃白色,顯油性,柔潤,清香濃厚,嘗之甜微苦。(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當歸片黃白色,顯油性,柔潤,清香濃厚,嘗之甜微苦。(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據《景岳全書·本草正》記載,「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亦血中之聖藥也……大約佐之以補則補,故能養營養血,補氣生精,安五臟,強形體,益神志,凡有形虛損之病,無所不宜。」指出了當歸補血活血的重要,且補血之中偏於動。

當歸片在上者較泛油,顯油性,品質較佳。(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當歸片在上者較泛油,顯油性,品質較佳。(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當歸為血中之氣藥,因含豐富的揮發油,有不錯的潤腸功效。依據不同的部位分成根的上部稱「歸頭」,補血功效最強;主根稱「歸身」,以補血行血及和血為主;鬚根和支根稱「歸尾」,以改善末梢血液循環為主。

歸腿飲片。(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歸腿飲片。(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生地黃、熟地黃 均補養陰血

地黃(https://reurl.cc/xlYmZL)依據《臺灣中藥典》第三版記載,為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鮮或乾燥塊根。《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地黃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除寒熱積聚,除痹,生者尤良。」

左上:一等熟地黃片;右上:生地黃片;左下:九製熟地黃片;右下:熟地黃片圓片。(陳大真博士提供)左上:一等熟地黃片;右上:生地黃片;左下:九製熟地黃片;右下:熟地黃片圓片。(陳大真博士提供)

剛採收者習稱「鮮地黃」,採收後經過烘焙至乾燥者習稱「生地黃」。鮮地黃嘗之較苦、性寒;炮製而得者為「熟地黃」,具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能,對於肝腎陰虛、骨蒸潮熱、眩暈、耳鳴、鬚髮早白等,皆有改善功效。

生地黃和熟地黃都有補養陰血功效,和當歸相伍之後,可加強補血功效。生地黃性寒,當歸性溫,一寒一溫,互相平和藥性,對於血虛者效果更佳。

熟地黃補血偏於靜,而當歸為血中之氣藥,補血偏於動,二者合用,一靜一動,能使陰血得補,又能使所補的陰血,經由氣的推動而運行於經脈之中,相互為用。

再者熟地黃善於填補腎中陰精,而當歸長於補肝血,在乙癸同源(肝腎同源)的基礎下,精血相生加強了補肝腎力道,因此臨床補血,多選用熟地黃與當歸合用。

熟地、當歸加白芍 補血更顯著

補血除了用熟地、當歸,也會加入白芍增加效果。白芍酸甘質柔,有養血斂陰效果,三者合用滋陰養血的功效顯著;熟地、白芍均為陰柔補血之品,當歸為補中的氣藥,有推動血脈功效;熟地味甘性厚潤、善滋腎陰,當歸辛甘質潤,長於補血和血,白芍養血柔肝、能緩急止痛,三者合用補血效果更顯著。

透底歸片。(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透底歸片。(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大家最熟知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四物湯的組成,為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為補血和血最重要的方劑,又稱補血基礎方,歷代醫家譽之調血要劑。

熟地黃,九蒸炮製。(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熟地黃,九蒸炮製。(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除了熟地黃、當歸、白芍合用能肝腎並補,精血相生之外,再配上川芎辛散溫通,活血行氣的功效,與當歸合用可暢達血脈;熟地黃和白芍為陰柔補血,是血中之血藥,當歸和川芎皆為繖形科藥材,因此味辛香,有走氣的功效,為血中之氣藥,以此相配,補血配行血,而使補血不滯血,且行血不傷血,因此被歷代醫家譽為調血要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