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影視廣場

《早點回家》描述出身聽障家庭 林嘉俐的真實人生

藉著《早點回家》戲劇讓大家能更了解 在聾人家庭長大的林嘉俐帶給社會的正能量有多大。(記者黃宗茂/攝影)
藉著《早點回家》戲劇讓大家能更了解 在聾人家庭長大的林嘉俐帶給社會的正能量有多大。(記者黃宗茂/攝影)

【記者陳本瑛/臺北報導】大愛新戲《早點回家》,5月25日舉辧開播記者會,內容描述演員林嘉俐的人生真實故事為原型,由方宥心飾演林嘉俐,楊麗音飾演外婆,藍葦華、陳婉婷、楊子儀、范宸菲分別飾演林嘉俐年輕跟成年時的父母。

林嘉俐說赤裸裸把自己的故事攤在陽光下「感覺很不好」,最後因為想傳達一些訊息也就欣然接受,走在佛法的路上,沒有任何不能被挖出來的事。倒是很多戲裡提到的好朋友,都在演藝圈裡正在發光,沒有義務被曝光,都有化名,只不過大家幾乎都知道林嘉俐的「閨蜜鐵三角」是林美秀跟鍾欣凌,林美秀在劇場遇到方宥心也會關心的問「啊~三八俐這個人」發語句就知道真的是閨蜜。

《早點回家》劇中運用大量的手語 整個拍攝過程中 都有手語老師隨行協助演員。《早點回家》劇中運用大量的手語 整個拍攝過程中 都有手語老師隨行協助演員。(記者黃宗茂/攝影)

林嘉俐在大愛新戲《早點回家》中演出自己的真實人生,藉著戲劇讓大家能更了解,在聾人家庭長大的林嘉俐帶給社會的正能量有多大。從小就比別人多會的一種「母語」,原本是一種心理負擔,竟然在長大後自己演員的專業也能用上。這次她更合作手語翻譯老師朱愛琪主持大愛新節目《手比嘛會通》,節目用情境劇帶領觀眾學習手語單詞,還有聾人文化的知識百科以及名人的金句,都是《手比嘛會通》節目的特色。

劇本著重在林嘉俐的心境,看她面對家庭、求學等人生內心的疑惑與抉擇,方宥心不想用模仿的表演方式,林嘉俐除了原生家庭的特殊背景之外,還是演藝圈的前輩,該怎麼詮釋內心戲,演起來壓力很大。提起林嘉俐跟植物人媽媽的戲,方宥心分享心情,「在斗六住了三個月時就好想衝回板橋看媽媽,只能打電話請媽媽開視訊」。

《早點回家》描述出身聽障家庭林嘉俐的真實人生。《早點回家》描述出身聽障家庭林嘉俐的真實人生。(記者黃宗茂/攝影)

尤其劇中運用大量的手語,在拍攝前三個月,與整個拍攝過程中,都有手語老師隨行協助演員,因為只要一個小小的手勢角度不對,整句話會可能會是另一個意思。手語老師除了教學,還要事先把劇本「翻譯」成手語劇本。手語的字彙與文法與一般人相當不同。《早點回家》劇中的演員在學習與詮釋過程中倍加辛苦,方宥心開拍前三個月就開始練手語劇本,感覺用演四齣戲的精氣神演一部戲。

「CODA」Child of Deaf Adults,意指父母都是聾人,小孩聽力正常。林嘉俐就是出生在父母都是聽障的家庭,從小在外公、外婆家長大,雖不缺愛卻始終缺少一份對家的歸屬感,對自己也缺乏一份認同與自信,林嘉俐之後考上戲劇系,走上演藝人生,經歷外公、外婆去世、母親秀紋中風成為植物人臥床五年,還要照顧父親,改編她的真人真事《早點回家》,全劇用人物堆砌,再從中剖析林嘉俐是怎麼找回自信跟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