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臺灣太空計畫的「福衛一號」自2004年除役,在地球軌道上繞行19年後於上週重返大氣層。國家太空中心表示,福一升空時總重量為401公斤,屬於小型衛星,重返地球時會在大氣層燃燒殆盡,但它奠定了臺灣發展太空科技的信心,成為全球第33個發送衛星的國家。
太空中心指出,臺灣的太空計畫始於1991年,福一是科學實驗衛星,搭載海洋水色照相機(OCI)、電離層電漿電動效應儀(IPEI)、通訊實驗酬載(ECP)等3種科學儀器於同年1月升空,在600公里高的軌道中運行,其設計壽命為4年、任務壽命2年,但最後實際運轉了5年半,因設備功能異常、老化導致電力耗盡,2004年功成身退。
太空中心表示,臺灣當時分批派了共28位人員至美國駐廠培訓兩年半,學習衛星研製的所有技術,並建立臺灣的衛星整測廠房、衛星地面系統、培植國產元件;而福一上的3個酬載也各自取得成果,包含建立臺灣周圍海域的海洋水色光譜資料庫、完成全球首次中低緯度3-D空間離子分布的統計數據、首次建立臺灣人造衛星傳播通道資料庫與模型。
至於除役後的福一,太空中心說明,衛星與地面失去聯繫後,就無法控制姿態、調整軌道,只能在地球軌道上持續繞行,並隨著大氣拖曳力影響而逐漸下降,花了14年的時間垂降至484公里的高度,越靠近地球時下降速度越快,今年5月1日降至315公里後,半個多月即重返大氣層,時間約在5月22日上午6時30分。
太空中心也提到,軌道越高,重返地球的時間越長。以2016年退役的遙測衛星「福衛二號」、2020年退役的6顆氣象衛星「福衛三號」為例,任務軌道高度分別為891公里、700至800公里之間,預估它們重返地球的時間將比福一花費的時間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