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因為《聖經》的記載含糊不清。據《舊約聖經》描述,在西奈山與上帝耶和華相遇後,摩西身上發生了一些奇異的改變。
什麼改變呢?根據希伯來文翻譯過來的《聖經》,在各種翻譯中有些不一致:有些人將見了上帝的先知描寫成「光芒四射」,另一些人則翻譯成「有角」。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像則是根據第二個翻譯「有角」創作的形象。
這麼嚴肅的問題為什麼會產生混亂?
古希伯來文本來就很難轉譯。希伯來文中的qaran 一詞,原意中就有「發光」和「長角」的雙重含義。在《聖經》拉丁文版本中,翻譯者聖傑洛姆決定選擇了「角」這個詞,因而有了後來長角形象的摩西。至於這個翻譯合適嗎?也未必那麼荒謬。
事實上,在古代近東藝術中,角既是力量的象徵,也是神聖的屬性。 作者也許想強調先知與上帝之間的緊密關係。然而幾個世紀以來,人們最終還是認同「發光」、「光芒四射」這個詞的合理性……但也同時保留了這種翻譯上混淆的痕跡。這就是為什麼馬克‧夏加爾(Marc Chagall)賦予他描繪的摩西頭上兩道發光的光芒,就像角一樣!
——轉載自《藝談ART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