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祿指出,《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台灣的重要機會,不過涉及農業、環境、勞工政策及權益、數位貿易等議題,可能對臺灣產業和社會帶來重大影響及風險,臺灣政府必須要有清晰的策略、準備及做好社會溝通,確保能有效應對衝擊。
張其祿以農業為例,未來不管是臺美貿易倡議後續協定,或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可能帶來的大量低價外國農產品,政府都要以維護臺灣農業發展及糧食安全提前準備。此外,在數位貿易方面,大型跨國數位平臺將對本地企業產生競爭壓力,資料隱私、安全及媒體議價機制也是問題,相關部會應做好配套,降低衝擊。
張其祿認為,如今臺美貿易倡議簽署,許多民團提出應比照過往慣例,送交立法院實質審查。與美國等大國的貿易倡議內容,影響人民權利義務、攸關我國財政及經濟利益,涉及國內法律變更,而民進黨執政以來,國會對於我國與外國間貿易協定或協約之監督機制,仍欠缺法制化,必須要透過完備制度來強化。
賴香伶表示,有政府官員透露,《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下階段將優先處理勞工、環保與農業等議題,如今國際合作越發重視勞工權益,如:美國近來在雙邊貿易協定特別放入「勞動專章」,要求簽署方須符合國際勞工組織(ILO)制定的「國際勞動基準」,若以此評估我國法規,仍有多處不足,像是《最低工資法》等都有違反ILO專章的疑慮。
所以,賴香伶呼籲,完善我國勞工權益相關法規已是當務之急,尤其必須優先改善最基礎的人權保障,促進臺灣與國際接軌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