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獲美國建築師協會(AIA)國際設計大獎的華人女建築師張淑征,與曾帶領臺中師生締造「全球最長立體書」金氏世界紀錄的紙雕師洪新富,花了7年時間,終於將11個建築作品以立體紙雕創作形式呈現,製作出中英雙語的立體書《STORY FORMS》,並在臺灣出版,明年初將在美國發行。
張淑征出生於馬來西亞,17歲移民加拿大,與先生洪裕鈞於臺灣共同成立XRANGE十一建築與設計事務所。
張淑征13日在立體書發表會上表示,大眾已被社群媒體永無止境的建築圖像淹沒,近期更出現了超越天馬行空的AI建築圖像;然而,建築是不能用平面式的媒介來理解的,它最終必須是關於立體空間的感受體驗。她很開心能夠把11個建築作品跟大家分享,讓民眾了解建築不是高高在上的東西,而是以人為本,就是來自於人的生活。
《STORY FORMS》精選張淑征與十一事務所的11個建築作品,包括榮獲AIA國際設計獎的「澎湖厝」、包伏在舊石頭屋上的新居「螞蟻屋」、蜿蜒漫遊之牆的「灣臥」、綠叢波浪環保辦公大樓「華邦電子」等。書中的紙雕作品不僅是真實建築的紙作概念模型,同時也是藝術作品。
洪新富從事紙雕已40年,曾獲中華民國第41屆十大傑出青年,他創造臺灣第一盞紙雕狗燈籠,獲選為臺灣燈會小提燈。他的作品還曾獲邀至美、加、德、法等20餘國展覽及教學。
洪新富認為,所有的創作都是以人為出發點,因為一個建築的精神,不在你看到的外型,而是它內在的人文關懷和環境跟人的對話,有故事才會讓人真正的感動。所以,他每次跟張淑征聊天時都會問,「妳想要表達什麼」,「當知道她內心的想法後,我必須把感受到的熱情跟溫度,跟我擁有的紙雕技術做結合,變成可被平面收合呈現的東西」。
洪新富說,《STORY FORMS》建築紙雕從起草、溝通、計算規劃,經過無數次修改,直到將造型各異的建築物化轉成可平面收合、立體呈現的立體書,既要保留原有11個建築的特色,同時又要兼顧將來能量化生產,不僅是心力與體力的付出,更是耐力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