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出口、景氣不佳 失業率卻創23年新低

主計總處公布最新統計,5月失業率降至3.46%。(中央社)
主計總處公布最新統計,5月失業率降至3.46%。(中央社)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出口表現不佳,各機構預測國內今年經濟成長「保2」,但儘管景氣逆風,國內就業情況依舊熱絡,據主計總處公布最新統計,5月失業率降至3.46%,創23年來同月最低的紀錄。官員說,內需回溫加上缺工問題,在景氣、出口不佳下,讓包括臺灣在內的全球多個國家都出現失業率下降的狀況。

據統計,5月失業率為3.46%,較4月下降0.04個百分點,為90年以來同月最低,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則為3.50%,也較4月下降0.06個百分點。

另外,5月失業人數為41.2萬人,月減5000人,其中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減少5000人,初次尋職失業者也減3000人,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則增加2000人。

關於景氣與失業率脫鉤的狀況,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坦言,近期出口狀況確實不佳,但內需的部分,遇到5月的母親節檔期帶動相關商機,讓5月失業率呈現續減。

「國內失業情勢確實是穩定的。」她說,之前受到疫情衝擊較大的內需服務業狀況改善,以失業原因觀察,當中的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去年7月至今年5月,累計減少3.3萬人,這是因為當初因疫情失業者,逐漸重返職場,服務業的失業情況得到較大幅的改善。

另外,她說,國內還有一直以來的勞動力供給不足的狀況,各行業缺工,也成為失業率處在低檔的原因之一,世界上幾個主要國家也都有類似狀況。

不過,陳惠欣說,以製造業而言,廠商遇到經濟狀況不佳時,會優先採取調整工時與放無薪假等方式因應,不會立即調節人力,而這部分可從「因經濟因素導致週工時未滿35小時」這項指標觀察,5月的人數在22.1萬人。

「下個月的關注重點,在這部分的人數有無發生變化。」陳惠欣說,該指標按照108年至今的狀況,會在18~22萬人間遊走,而目前已達到22.1萬人,幾乎是達到上限的階段,後續要觀察無薪假的相關影響。

她說,5月工業部門中的製造業人數則是減少1,000人,這涵蓋的業別很多,但半導體與電子資通訊等業別的就業人數確實有下降的情況。

展望未來,陳惠欣說,接著進入畢業季,6~8月的失業率會因季節性的因素上升,近5年扣除疫情影響,約會增加0.6~0.7個百分點,而9月會因爲畢業生找到工作,失業率跟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