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日前拍板通過「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其配套措施方案」,私立大學學費1年補貼3.5萬,各界支持、反對的聲浪都有。高等教育平權連線6月30日提出四項訴求,包含大學退場與私校補助應並行、政府應確實監督校方不濫漲學費、政府應檢視大專院校財務運作機制、妥善面對高教問題。他們認為,良善的政策必須有完整的配套與監督,避免政府善意與經費被濫用。
文化大學學生會長陳祐竣指出,私校的學雜註冊費一年十幾萬元,再加上住宿費、生活費,每年粗估需花費25萬,補助確實可以減輕家庭負擔。然而,重點在於政府必須做好監督,避免學校拿了補助又調漲學雜費,也就是用各種方式再收取額外費用,讓學生權益受損。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系學生蘇佩亘表示,自己雖就讀國立大學,但也十分支持該政策。根據近幾年的數據顯示,臺灣公私立大學的學費皆只有微幅調整,幾乎凍漲,但學生卻常聽到到許多大學為了收學費花招百出,因此,如何以法令政策解決校方以不合理的名目加收費用,是公私立大學都該重視的問題。
東海大學社會系學生陳翔庭認為,此政策除幫助弱勢生外,也讓學生降低學費拘束的負擔,能選擇自己真正理想的校系,然而,對於私校提升資源方面,捐款扣除額過高以及政府給予私校的補助款對比公立學校的差距,也是未來能改善的空間。
除了補助政策外,輔仁大學社會系學生黃敬棠指出,政府也必須正視臺灣高等教育品質問題,私校學生付出更多學費,得到的資源、教育品質卻仍落後於公立大學,大學退場與私校補助政策應同步進行。
國教盟:應優先投注高教經費
對於該政策,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也表示,肯定政府取消高中的排富條款,落實12年國教全面免學費政策。但對於補貼私立大專學費,國教盟認為「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大學以上教育應著重學術研究和專業能力,臺灣高教經費投入明顯相較先進國家仍有不足,應優先投注經費於提升大學國際競爭力。
王瀚陽提到,行政院增列高達166億預算補助私立大學學費,其中也包含許多正準備退場的學校,無助提升大學教育品質與國際競爭力。目前臺灣各校辦學品質良莠不齊,政府在補助學費之餘,更應強烈監督其教育品質,避免孩子徒然浪費青春卻沒學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