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我國菸品稅負過低 專家提建立菸價自動調整機制

左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民眾黨團代表邱臣遠、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志良、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副所長黃勢璋。(記者賴玟茹/攝影)
左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民眾黨團代表邱臣遠、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志良、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副所長黃勢璋。(記者賴玟茹/攝影)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國人十大死因大多與吸菸有關,包括癌症、心臟病等,專家認為,健康捐自2009年以來就不曾調漲,使政府無法有效降低菸品對國人健康與健保資源的損害,呼籲政府適當調漲健康捐,可參考法國做法,建立菸捐自動調漲機制,漸進調漲菸捐,逐步減低菸害。

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25日舉辦「健康捐政策與永續健保財源」記者會。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副所長黃勢璋表示,國內十大死因當中,有七個癌症類別與菸害「息息相關」,甚至因此損害健保財源,若能降低吸菸趨勢,對整體預算是相當好的「無形補助」。

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志良也說,臺灣每年用於吸菸及二手菸等相關疾病的醫療經費,約新臺幣650億元,少抽菸對減少健保虧損「有相當幫助」。

對於如何有效控菸,黃勢璋認為,應參考國外經驗調整菸稅,並以韓國為例,韓國自1989至2008年進行四次菸稅調漲,之後在2015年制定國家菸草控制計畫,目標將成年男子吸菸率降至29%,甚至將菸草稅賦比率從62%提升至73%,這不僅增加了稅收,還將國民健康增加50%。

黃勢璋說,臺灣菸捐收入隨著控菸政策逐年遞減,上次菸捐調漲是2009年,已有14年未調整,從保護公眾健康的角度出發,臺灣菸價確實有調漲空間。

黃勢璋也提醒,若菸捐一次調漲過高,可能變相導致私菸或電子煙流通,政府反而難以控管。因此,建議參考法國做法,建立菸捐自動調漲機制,依國民所得、通膨及物價變化,漸進式調漲菸捐,如此才能符合《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的精神,逐步將菸害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