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館長焦傳金表示,原住民族早期被稱為高砂族、番等,1994年憲法增修條文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2021年修正《原住民族教育法》將全民原教入法,科博館今年正式成立「原住民族科學中心」,並且攜手清華大學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策劃《2023全民科學原教:你我都是原住民科學家》展覽,包含《mita kwara Genzyuminzok :在科博館看見原住民族》、《ke'na 'Tayal說族語:以原住民族語命名的動植礦物》兩項微型展,還有十項原民科學活動。
策展人陳叔倬分享,這次策劃兩項微型特展,回顧歷年科博館製作的多項原住民族特展,包括《賽德克巴萊特展》、《拿麼厲害》、《瓦歷斯諾幹如是說》、《博屋瑪之眼》等;籌備過程整理出過去許多使用原住民各族族語為動、植、礦物命名的科學發現,讓這些動植礦物也能「說族語」。
微型展中有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的「北投石」,意思是凱達格蘭語的「女巫(pataw)」,還有臺灣國寶蝶「臺灣寬尾鳳蝶」,意味著泰雅族語的「首領(maraho)」。以及科博館研究人員蔡經甫與匈牙利學者共同發現的新物種「臺灣柄胸蚊獵椿象」,牠的名字是阿美族語「愛吃小孩的巨人(alikakay)」。
陳叔倬強調,原住民族在各地環境適應數千萬年,是最熟悉自然萬物的人群,卻因為未熟悉外界制定的命名法,失去主導命名的權利,本次展覽讓動、植、礦物「說族語」,具傳遞族語代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