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行政院政委、國科會主委吳政忠15日指出,國科會以臨床需求出發,利用人工智慧(AI)將現有醫療資料加值、開發智慧醫療器材產品,並透過跨部會及產學合作,短短3年內就通過食藥署驗證,取得醫療器材軟體(SaMD)上市許可。
吳政忠表示,國科會自2020年啟動「臨床資料庫與AI跨領域開發及加值應用計畫」,將運用此計畫的成功模式,提升臺灣在全球精準健康領域的影響力。他說,尖端科技能提升醫療品質,為臺灣生醫產業開拓一條新道路。
成功大學團隊研發出「腹部肌群醫療影像分割軟體」(iMbody),主要可估算病患肌少症狀作為治療預後評估,將率先應用在癌症治療輔助,已有4件發明專利獲准,仍有臺、美、歐、日、韓等12件專利申請中。
亞洲大學的「心胸比估算系統」可幫助胸部X光影像自動估算心胸比,並提出警示,作為末期腎病、冠心病等疾病的預後評估指標;長庚醫院則推出「腕部舟狀骨骨折偵測軟體」,能偵測臨床上不易探查、常被誤診為腕扭傷的舟狀骨骨折,透過AI軟體幫助臨床醫師判別,大幅降低病患重複就醫次數。
至於各部會分工,衛福部主要協助法規檢視及查驗登記,經濟部智財局協助研發成果的專利輔導及布局,教育部高教司協助審認學校申請醫療器具販賣業及製造業的資格。國科會表示,透過智財、臨床驗證、法規及商業化等輔導措施,協助團隊加速商業化,將是臺灣智慧醫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