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 社會萬象

經濟陷危機 陸各地罷工頻發

近幾個月,海外需求放緩加上國際供應鏈轉移,使中國工廠面臨沉重壓力。示意圖。(STR/AFP/Getty Images)
近幾個月,海外需求放緩加上國際供應鏈轉移,使中國工廠面臨沉重壓力。示意圖。(STR/AFP/Getty Images)

【記者陳霆/綜合報導】近幾個月,海外需求放緩加上國際供應鏈轉移,使中國工廠經營面臨沉重壓力,也讓中國各地頻繁出現工人抗議活動。

據非營利組織「中國勞工通訊」(CLB)的彙編的〈工人集體行動地圖〉,今年1月到8月,中國各地至少發生了875起罷工、抗議或遊行事件;其中以廣東省最多,今年至今已有287起事件。

CLB在一份報告中表示,2023年罷工和抗議活動正急劇增加,今年上半年共發生741起事件,而2022年全年僅發生830起。假設這個趨勢持續,估計中國今年將發生至少1,300起事件,達到疫情爆發後新高。

建築業的抗議活動一直占中國抗議事件總數的很大一部分,但製造業成為今年抗議事件攀升的重要推力。CLB發現,1月製造業發生了10起抗議活動,5月達到59起的高峰。自3月以後,製造業的罷工抗議持續在每月30起以上。

報告指出,這些抗議活動是「沿海省分的製造業搬遷倒閉潮」所引發的,而且這個問題正在加劇。

據《日經亞洲》報導,CLB研究員周艾丹(Aidan Chau,音譯)說:「(疫情)大流行過後,工人罷工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許多抗議活動都與國際貿易需求放緩有關。」周艾丹說,該組織持續在中國社群媒體尋找工人罷工的跡象,並致電當地工會。

在CLB收集的許多罷工影片中,可看到工人站在工廠大門前,斥責公司拖欠工資或拒絕為工人繳納社保。影片下方的網友評論中,經常提到其他工廠發生了同樣的情況,一些影片甚至指責當局未能介入並提供幫助。

製造業中 電子、製衣衝擊最大

CLB在報告中表示,電子和製衣業工人受到的衝擊最大,上半年電子廠和服裝廠分別發生了66起和38起抗議活動,占製造業抗議事件總數的一半以上。

據中共海關數據,中國7月的出口與去年同比下降了14.5%,這是自疫情開始以來中國出境貨運的最大降幅,同時進口也下降了12.4%。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研究中國財政政策的史宗瀚(Victor Shih)教授說,全球需求降溫和大流行的影響揮之不去,已深深影響了製造業,「由於封鎖,很多中國人一連幾個月都沒有工作。疫情結束時,他們的積蓄都花光了。」

史宗瀚說,「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也開始減少支出,因為2020年(刺激措施)帶來的額外收入已所剩無幾。在2021年和2022年之間,美國消費者向中國購買了大量商品,從而幫助支撐了中國經濟。」他補充說:「因此,中國人無法消費,而美國人和歐洲人的消費力也在下降,這帶來了雙重壓力。」

周艾丹說,他的團隊在浙江省發現了一家愛迪達(Adidas)供應商,由於今年訂單急劇下降,該供應商將工資減半至每月約300至400美元。工人因此舉行罷工,要求加薪,工會也參與其中,但只能通過談判將工資提高約50至100美元。

CLB稱,訂單減少是工廠停工或搬遷倒閉的主因,其次是「持續的貿易紛爭產生的不穩定因素」。

此前也有報導指出,由於需求疲軟,加上供應鏈轉移到東南亞,使今年夏天中國的電子供應商多半沒有大舉徵才,也沒有招募高時薪的臨時工。

周艾丹說,電子和製衣業最容易受到國際貿易放緩的影響,「大多數(製衣)工人都是三十、四十歲的女性,她們在同一個地方工作了多年」,周艾丹說,「最近的裁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個群體。」

周艾丹還說,中國的工會不能有效保護工人權利。他說:「工會試圖安撫工人,阻止罷工,但他們並沒有真正代表工人的利益。」

總部位於紐約的非營利組織「中國勞工觀察」(China Labor Watch)主任李強(Li Qiang)說,受大流行期間供應鏈混亂的影響,許多跨國公司已開始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主要是轉移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就連中國公司也開始將工廠遷往非洲等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方。

李強補充說,當中國的工廠遇到困難時,通常不會立即關閉。相反的,他們會推遲發放工資,借更多的錢,並希望貿易回暖。不幸的是,對這些工廠來說,在放鬆防疫限制後,中國未能出現期待已久的經濟反彈。

李強說,工人們選擇罷工,是因為這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工人抗議往往比通過法律系統更有效,因為法律系統的程序冗長,無法滿足工人的需求。中國沒有工人可依賴的法律框架,但抗議可給公司和地方政府官員施加壓力,迫使他們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