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雲嘉屏

嘉大自動化栽種系統 建「中草藥產銷智慧鏈」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團隊參訪「保健作物AIoT智慧種植基地」,由嘉大生化系陳政男教授(右1)介紹基地特色。(嘉義大學提供)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團隊參訪「保健作物AIoT智慧種植基地」,由嘉大生化系陳政男教授(右1)介紹基地特色。(嘉義大學提供)

【記者李擷瓔/嘉義報導】提昇營運效率,嘉義大學配合政府推動臺灣精準健康、資訊及數位等核心產業,結合食品科技、生技、食農等營養保健領域教研量能,執行高教深耕計畫C主軸-產學連結子計畫「中草藥應用推廣」,跨領域透過資訊技術、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分析及AI技術等前瞻技術,搭配中草藥藥理專業知識,於蘭潭校區園藝技藝中心建置「保健作物AIoT 智慧種植基地」。

嘉大「保健作物AIoT智慧種植基地」使用AI系統輔助管理,並以袋耕離地栽培作物達到標準化控管。嘉大「保健作物AIoT智慧種植基地」使用AI系統輔助管理,並以袋耕離地栽培作物達到標準化控管。(嘉義大學提供)

臺灣種植中草藥面積約 500 公頃,依市場供需概況,目前國內中藥材大部分仰賴進口,每年進口約5萬公噸,用於疾病治療方面的中藥製劑產值僅占20%,而以中藥材為主的食補及機能性食品等占80%。因應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臺灣研發出緩解COVID-19輕症中藥複方,隨著染疫人數暴增,「清冠一號」及相關可調理保健身體的中藥配方引發搶購熱潮,清冠一號更曾面臨供不應求或藥物不足情形。

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處方的主要藥材之一「魚腥草」。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處方的主要藥材之一「魚腥草」。(嘉義大學提供)

有鑑於此,該「保健作物AIoT 智慧種植基地」目前以小規模種植清冠一號藥材中的「薄荷」及「魚腥草」為主,嘉大教師團隊整合智慧栽種及綠色化學技術,導入環境數據監控、灌溉、施肥及散熱等系統,達到標準化控管的目標,透過自動化栽種管理系統監控,蒐集種植數據,以期未來有機會推廣至嘉大實習農場作大面積培植。

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處方的主要藥材之一「薄荷」。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處方的主要藥材之一「薄荷」。(嘉義大學提供)

計畫主持人陳瑞祥教授與生化科技學系、生物資源系學生透過場域實作,除能了解栽種管理AI 模型以優化各作物的最佳栽培管理模式,建立出薄荷及魚腥草的模組化智慧管理系統外,並學習應用綠色化學萃取技術,日後將有助於培育國內中藥材加值應用的相關人才,進而帶動臺灣本土原料藥材整體產業鏈的發展。

「保健作物AIoT智慧種植基地」以環境數據監控灌溉、施肥及散熱系統,可透過網路遠端管理種植基地。「保健作物AIoT智慧種植基地」以環境數據監控灌溉、施肥及散熱系統,可透過網路遠端管理種植基地。(嘉義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