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水湳轉運中心20日舉行上梁典禮,市府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今日上梁向市民宣告硬體結構即將完成,達到階段性目標,工程預計115年完工啟用;對於基地銜接國道的相關進程,葉昭甫說,設計之初已將基地內推,並預留未來若尚無立體匝道設置時,車輛仍有足夠進出的空間,目前已向交通部提出申請,積極爭取中。
水湳轉運中心於2021年9月15日開工,規劃地上4層、地下3層,供應公共運輸轉乘、停車、商業機能的多功能建築,地下層為立體停車場,一樓供市區公車使用,地上2、3層為國道客運月台、地上4層規劃商辦空間,共設置42席國道客運、12席公車月台,及614席汽車等空間。
葉昭甫說明,上梁儀式代表主要結構完成,工程期間廠商使用多種優化工法,如以鋼承鈑鋪設樓板,節省鋼筋綁紮,環保又快速,又以可回收的地錨工法省去開挖區支撐等,讓工程進度大幅超前,下階段將進行內部結構及地下室裝修工程。
議員憂心:周邊道路恐不堪負荷車流
針對轉運中心周邊道路相關交通配套也引發關注,議員楊大鋐指出,包括經貿路等重要路幅皆僅十米寬,且周邊大樓林立,轉運站腹地也不夠大,屆時計程車、國道客運及市公車都會進來,「這些道路到底能不能負荷如此大的交通流量」? 他希望交通部能補貼更多經費,讓轉運中心能順利銜接國道一號,或是74號道。
轉運站的管理機制更是重點,楊大鋐也指出,參考日本的交通轉運站管理,在於各種車輛進出的時間差都抓得非常準確,車輛開出去少有壅塞的狀況;因水湳轉運站鄰近國際會展中心,他呼籲交通局一定要做好相關規劃。
對此,葉昭甫表示,銜接國道因為涉及中央管轄的國道與快速道路,也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是設計時已將建物內推,預留未來若尚無立體匝道設置時,仍有足夠進出的空間。若是後續立體匝道可以順利興建,就會有更大的彈性空間,有些客運可以從平面進出,有些可以從立體匝道出去。
葉昭甫也指出,之前已經與高公局接觸,基於國道有匝道的限制條件,甚至考量是否為國道的聯絡道路等等,因目前臺灣尚未有一座轉運中心接通高速公路,因此高工局並無積極作為。不過透過在地立委,也向中央表明若獲得規劃費相關補助,地方會承擔啟動可行性評估。市府將針對工程技術與法規限制進行探討,目前這筆經費已經在申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