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中醫養生

腸胃是造血中樞 四招避免貧血

血液的生成、代謝與人體五臟六腑有關,中醫則視腸胃為造血中樞,要如何才能避免貧血,以及有效補血。(Shutterstock)
血液的生成、代謝與人體五臟六腑有關,中醫則視腸胃為造血中樞,要如何才能避免貧血,以及有效補血。(Shutterstock)

文/吳國斌(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整理/張曉慧
一旦出現貧血,是否只需要補鐵、維生素、葉酸等營養素?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如果腸胃功能不佳,吃進去的補血食物或藥物無法有效吸收,仍是難以補足身體所需的營養素。然而,現代研究已經證實,血液的生成、代謝與人體五臟六腑有關,中醫則視腸胃為造血中樞,所以要如何才能避免貧血?以及有效補血?

貧血的定義和症狀

人體血液中的紅血球負責將氧氣輸送到全身,如果紅血球數量或紅血球中的血紅素過少,會造成人體氧氣不足,也就是貧血;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當成年男性的血紅素含量低於13.0 g/dL、非懷孕女性的血紅素含量低於12.0 g/dL,即為貧血。

貧血一般常見症狀包括虛弱、呼吸短促、暈眩、心跳加快或不規律、耳朵有跳動或呼嘯聲、頭痛、手腳冰冷、胸痛、皮膚蒼白或發黃等。

此外,還可能出現肌肉消瘦、皮膚乾燥、毛髮不榮、肢體麻木、運動不靈活、健忘、失眠、多夢、煩躁、驚悸,甚至精神恍惚、譫妄(急性精神混亂)、昏迷等症狀。

腸道具有造血功能

貧血原因有很多,除了骨髓疾病之外,也可能是因為胃腸、腎臟或肝臟疾病引起。現代醫學認為,血液中的紅血球、白血球都來自於骨髓,而血小板是由骨髓中的巨核細胞破裂而成,但近期研究發現,腸道對血液生成的作用很大。

以日本醫師森下敬一(Keiiti Morisita)提出的「腸道造血理論」來說,則是認為食物在酵素的分解下變成小分子,再經由腸胃蠕動攪拌和腸內細菌的分解後,才以食糜狀態到達小腸絨毛;而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食物中的細微物質之後,經過一系列變化產生紅血球母細胞,因為紅血球母細胞會黏附在毛細血管壁上,從而釋放紅血球。

2019年刊登在《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是通過追蹤進行腸道移植者,發現腸道中含有造血幹細胞和前驅細胞。這些腸道移植者的腸黏膜、淋巴結、肝臟等組織器官,在移植5年後,仍存在來自腸道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和前驅細胞,而且來自腸道捐獻者的血細胞能與患者原本的血細胞和平共處。此項研究也進一步證實腸道的造血功能。

另外,腸道菌群也對造血功能發揮重要作用。2017年刊登在《血液》(Blood)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無菌條件下飼養的小鼠和服用抗生素的小鼠,沒有正常的腸道微生物,所以都出現貧血、血小板增多、白血球減少等症狀。

造血仰賴水穀之精

中醫的血液理論既關注腎與骨髓生血的作用,同時也認為腸胃是造血中樞。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質是「水穀之精」和「腎精」。

中醫認為血液生成主要仰賴於水穀之精和腎精。水穀之精是腸胃消化吸收飲食生成的精微物質,而腎精則是儲存在腎臟中的精華物質與能量,而這些物質在肝、心、脾、肺、腎和胃的共同作用下,化生為血液。

人吃進去的食物首先進入胃部,在脾、胃、肝、膽等器官的功能作用下進行消化,這些器官中醫稱為「中焦」。中醫典籍《黃帝內經》記載:「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主要是說中焦接受食物的精氣、汁液後,經過變化而生成紅色的液體,這就是「血」。

「腎藏精 肝藏血」

中醫對生血的另一個重要理論是「腎精化血」,精包括來自父母的先天之精,以及後天從飲食、呼吸中得到的後天之精,這些精大部分都儲存在腎臟。

現代醫學發現,腎臟會分泌紅血球生成素,所以腎臟受損時,就不能分泌足夠的紅血球生成素,也就不能生成足夠的紅血球,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容易有貧血的問題。美國曾經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15.4%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有貧血問題,53.4%的第5期慢性腎臟病患者有貧血。

中醫認為,腎藏精而肝藏血,所以肝臟發生疾病會導致貧血;研究也發現,75%的慢性肝病患者出現貧血,病因包括腸胃道出血、溶血等。所以要養護肝臟,最重要的是多休息,因為人在睡覺時,血液就會養護肝臟。

4個方法避免貧血

如何避免貧血?首先要從飲食入手,以維護腸道健康,在此提出4個方法。

1. 維持營養均衡
《黃帝內經》中提到「五穀為養」,是指吃不同種類的糧食能充實不同臟腑的能量,所以要多吃五穀雜糧,再搭配新鮮、當季的蔬果,以及適量的肉類、海鮮,才能維持營養均衡。

2. 飲食切勿過飽
飲食過飽,會傷害腸胃,耗損身體的能量,建議每餐吃七分、八分飽,經常保持微餓的狀態,腸胃的吸收會比較好。

3. 飲食充分咀嚼
飲食要充分咀嚼,讓唾液和食物充分混合成食糜再吞下;咀嚼次數多,會促進唾液的分泌,而唾液含有促進消化的酵素;如果飲食沒有充分咀嚼,不但食物的營養難以被腸胃吸收,還會在腸道內腐敗、產生毒素。

4. 食補能養腸胃
臨床上發現,許多貧血患者有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可以食用山楂、神麴、麥芽等幫助消化的草藥,以及陳皮、佛手、香附、枳殼、厚朴等解決腹脹的草藥。

至於習慣性便祕者,要多吃蔬果、多喝水,肉類可以適當食用,但不宜過多,還要多運動,以促進腸道蠕動,避免毒素積聚在腸道中。

推薦2道補血藥膳湯

中醫將人體內運行不息的能量稱為「氣」,認為補氣即能生血,其實就是服用補氣藥材,以增強身體細胞、組織、器官的活力,強化造血的機能。

至於補血的食物,基本上紅色的食物都有助於補血,例如:蘋果、紅蘿蔔、枸杞子、牛肉等,其中補血效果最好的是牛肉,而牛尾巴是牛最常活動的部位,因此補血動力最強。在此推薦2道補血藥膳湯。

● 牛尾補血湯

中醫將人體內運行不息的能量稱為「氣」,認為補氣即能生血。(Shutterstock)中醫將人體內運行不息的能量稱為「氣」,認為補氣即能生血。(Shutterstock)

【材料】
黃耆30克、當歸6克、薑10克(可不加)、牛尾6~8塊。

【作法】
1. 先將黃耆、當歸、薑洗淨,再放進加入1250c.c.水的鍋中,開火煮沸之後,繼續煎煮30分鐘,關火將湯藥濾渣。

2. 牛尾洗淨、汆燙之後,放入湯藥中煮爛即成。

● 人參補血湯

不同的人參適合不同的族群。(Shutterstock)不同的人參適合不同的族群。(Shutterstock)

【材料】
人參(高麗參、石柱參、花旗參、黨參均可)10克、桂圓3~5顆、枸杞子10克。

【作法】
將上述材料洗淨之後,煮沸或沖水飲用,如果服用後感到口乾舌燥,可以加入10克麥門冬或玉竹。

不同的人參適合不同的族群,對於容易感到疲憊、怕冷、有氣喘等族群,適合高麗或石柱參;對於容易煩躁、睡不好、火氣大、有自律神經失調等族群,適合花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