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問我:「你怎麼不親自露兩手搞定小孩?」我翻個白眼說:「真正的高手,是不輕易出手的。」
雖是一句玩笑話,但,管教,不了解前因後果,真的不要任意插手。
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插手的,通常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很會教,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在行,最後只會幫倒忙。
二、任意插手,而且只會用討好的方式,往往會讓正在管教的人威信盡失,整盤弱掉。下次沒有你的討好,媽媽更難教。要討好,媽媽也會,何需路人插手?
三、插手的人,不了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就任意下註解,例如:「明明是想睡覺有情緒,卻說孩子不上課就不要強迫他上。明明是因為沒有拿到玩具在生氣,卻說他不想吃飯就不要勉強他吃。」這真的不知道在教什麼,完全失去管教的焦點。
另外,教養不是補習,沒有好行為速成的方法,溫和的引導才是最長效。這些都不是什麼大道理,但中不中肯,就讓看倌自己判斷了!
把管教權還給媽媽
之前有個媽媽,說先生跟婆婆在她管教孩子時總是說:「好了!妳可以不要這樣嗎?」原因是先生總是覺得媽媽情緒失控,可是媽媽很委屈的說,爸爸根本不了解前因後果,平常也沒在帶孩子,就阻止了她的管教。我覺得爸爸這樣的做法有些不對。
大家在五種狀況時,請把管教權還給媽媽:
一、 平常孩子都是媽媽在帶,你不了解孩子的生活作息,孩子在不同的時候,可能有不同的情緒及行為。
二、 孩子違反規定當下,旁人沒有了解前因後果就去阻止媽媽處罰。
三、 孩子因為知道有靠山,講不聽,故意違反媽媽的底限。
四、 當白臉出現時,孩子的耍賴及情緒會變得越來越多,明明做得到,都變成做不到,很明顯感受到他變本加厲的行為。
五、 媽媽正在講道理給孩子聽,情緒也沒有失控,是就行為來教,不會失去焦點,就該放手給媽媽教。
例如說:「你再不收玩具,表示你不珍惜,我就把他送給育幼院有需要的孩子。」這是正確教養;如果說:「你總是不收玩具,真是個壞小孩,我再也不會買給你。」這是錯誤教養。因為批評品格沒教到,而且你下次還會買給他,這是情緒失控時的氣話。
爸爸如何正確參與育兒?
那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如何正確的參與育兒的大小事呢?
在1950年代開始進行的一項長期研究,曾發現那些在五歲時有父親陪伴並且參與照顧的孩子,長大後要比缺乏父愛的孩子,更具有同理心和慈悲心。
當這些研究對象到了41歲時,其中那些曾體驗過較多父愛的受試者,也會有比較理想的社交關係,他們擁有更持久、更美滿的婚姻,也擁有自己的孩子,而且會和非家族成員的朋友們共享娛樂活動。
另外,有研究顯示,缺乏父愛的男孩,很難在自信和自制之間尋找到平衡點,所以他們要學習自我控制和延後獲得滿足的技巧時會比較困難,這些技巧在男孩長大後追求人際友誼、學業成功和事業目標時,會更重要。
而女孩的父親若能陪在她身邊、並且了解她的生活,這些女孩比較不會在未成年時就發生複雜的性關係,而是在成年後才會漸漸與男性發展健康的關係。其他方面,像是孩子與同儕的交往關係以及校內的成績,也深受父親影響。
父親和新生兒相處的方式是說話較少,但有較多撫觸孩子的動作,並會以一些有節奏的輕敲聲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遊戲也比較特別,會讓孩子情緒起伏較大,從嬰兒不太感興趣的活動,一直到讓他們興奮激動的玩樂都有。
相對的,母親陪嬰兒玩的方式,以及這些嬰兒所感受到的情緒,則比較平穩。
這些差別會持續到兒童階段,父親會和孩子一起做打鬥及追逐的遊戲,也常常會自己發明一些獨特的遊戲;而母親則較會一成不變的帶孩子玩著可靠的遊戲,像是躲貓貓、看書,或是玩玩具和猜謎遊戲。
父親這種粗野風格的「玩鬧」,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學習情緒的重要途徑。像是將孩子高舉過頭轉圈,或讓寶貝「坐飛機」,這種遊戲會讓孩子體驗到一點害怕、但同時又感覺很刺激。孩子會學著留意父親的暗示,並對爸爸做出反應,而學會如何從興奮中恢復平靜,並學習自我控制,把情緒保持在一個最理想的狀態。
爸爸要參與家庭工作
研究顯示,當父親在伴侶懷孕時就參與照顧,有助於建立一連串正面的家庭互動,而能對婚姻、孩子和加強父子關係有所助益。事實上,父親想要融入孩子生活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參與家庭工作。
心理學家羅納.勒凡特所謂的「家庭工作」,就是孩子每日的餵食、洗澡、穿衣和養育活動。勒凡特說:「藉由執行這些傳統女性的任務,男性才能真正融入家庭。」家庭生活,不只要供給物質需要,也要滿足這些成員每一天,變化不定的身心需求。
要做個成功的父親,並不只是努力賺錢供給孩子;而是要在孩子前十八年的「成長歷程」中,接受自己所該扮演的角色——放慢腳步,才能找到正確的親子交流。
不同年齡孩子需要的關心不一樣,一般的爸爸面對十幾歲孩子房間裡傳出震耳欲聾的音樂聲時,會想吼他把音量調低;但時常與孩子相處的父親,則會說:「我從來沒聽過這種音樂耶,你可不可以幫我介紹一下?」吼他會讓孩子離你更遠,而後者,是一座溝通彼此差異的橋梁,也讓孩子願意跟你說更多。
——摘編自《教養的秘密》,(時報出版社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