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政治

五大工會邀請 3黨候選人闡述勞動政見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29日在臺北出席2024總統候選人「工」辦政見發表會。(中央社)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29日在臺北出席2024總統候選人「工」辦政見發表會。(中央社)

【記者戴德蔓、常懷仁、吳旻洲/臺北報導】全國產業總工會等五大工會,29日聯合舉辦「工」辦勞動政見發表會,邀請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回應勞工退休保障、企業併購與勞資協商、集體勞動三權、青年及非典型勞動,以及勞動權益等議題。

全國產業總工會、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台北市產業總工會、高雄市產業總工會29日舉辦2024總統候選人「工」辦勞動政見發表會。

賴清德:只要政府在 勞保就不會倒

賴清德說,未來他若當選總統,除了會持續挹注公務預算,讓勞保基金可以存續,政府也一定會擔負勞保最終支付責任,「只要政府在,勞保基金就不會倒,勞工的權益一定可以獲得保障。」

談到退休金,賴清德表示,自己過去擔任行政院長任內,第一件事就是幫軍公教加薪,帶動國營事業也加薪3%,最後民間超過五成企業也加入加薪行列。他支持資方將獲利分潤給勞工,不管是加薪、改善勞動條件或勞退提撥等。

賴清德承諾,未來他除了發展經濟、帶動就業機會外,也會致力提高勞工薪資,讓勞工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會建立一套鼓勵機制,讓資方提撥高於6%,也讓勞工能夠自提。未來也會舉辦勞資與社會各界的經濟發展會議,促成勞資魚幫水、水幫魚,讓勞工權益獲得更好保障,退休生活也更好。

關於產業發展延伸企業併購,賴清德說,「我反對的是惡意的併購」,併購後勞工權益也不能比以前差,勞工對產業、對公司、對經濟有很大貢獻,金融機構應在整併過程中,與員工充分溝通及良性互動,維護勞工權益。

他說,自己支持平臺經濟,但平臺的老闆、企業主,應照顧平臺下的非典型勞工,不能剝奪權益,「我贊成承攬,但反對假承攬,真僱傭關係」,希望藉由國家力量建構合理環境,讓年輕人、非典型勞工受到幫助。

侯友宜:基本工資目標3.3萬

侯友宜表示,勞保基金遇到很多挑戰,目前政府採取的方式為每年撥補,但這要有相對的責任保障,所以一定要撥補入法;勞保基金的投資一定要公開透明,原因在於很多的虧損、投資報酬率不好與少部分委外。

他強調,勞保年金改革要召開國是會議,讓現職員工退休時能得到完整照顧,雇主為勞工增加提撥率,就能享受到加薪減稅,「企業為員工加薪,政府就為企業減稅」。

侯友宜說,基本工資一定要逐年檢討,希望任內以3萬3千元為最大目標,並為所得淨額56萬元以下的家庭減稅、12歲以下扶養子女的扣除額提升50%。至於勞工權利,很多中小企業勞工要獨自面對資方,沒有協商能力,所以要修《公司法》、《團體協約法》、《勞基法》等,讓勞工更有能力跟雇主對話。

關於軍公教權益,侯友宜說,在軍公教薪資審議委員會中,每4名專家、學者,至少1名由受僱者指定推派;並推動公務體系改革,包括最高年功俸調整、修正加班時數等。

最後,侯友宜提到,政府要便民、利民、愛民,政府的效能決定企業會不會賺錢,政府法規要鬆綁,讓企業能夠跟國際接軌;現在缺工缺得很厲害,所以要成立移工外展平臺進行管理、派遣。

柯文哲:要改變65歲退休的觀念

對於勞保年金改革方案,柯文哲發表政見時承諾,他上任後將每年撥補1千億元,「不然虧損下去也不是辦法」,超徵稅收也會撥補入勞保基金,並盡速召開國是會議。不過他坦言,撥補只是救急,沒有解決根本性問題,勞保財務問題不是現在才發生,就像未來10年會有40家大學關門,也不是現在才知道,但十多年來政府做了什麼?

柯文哲強調,勞保年改之所以難改,起因於20年前就該動手改革,拖到現在變得很難處理,「但如果現在不弄,以後更慘。」任何一項政策的制定,都必須推算未來10年的人口結構變化;過去勞保年金最大的錯誤,就是1980年制定的政策,2020年就不能用了,因為人口結構已完全不一樣。

對於低薪問題,柯文哲表示,基本工資上漲的速度,比平均工資上漲還快,但絕大多數人卻不是領基本工資,而年輕人出社會後卻都領基本工資。真正的原因在於教育出問題,代表教學方向不符合社會需求,「大學該關的就要關,不需要那麼多大學。」

至於企業併購下如何保障勞工權益?柯文哲提出,應修法以留用為原則、不留用為例外。在青年勞動及非典型勞動部分,柯文哲坦言,幕僚建議回答安全答案,但他要老實講,他認為委外沒有錯,要質疑的是委外為何被汙名化、被看成是剝削勞工?應反過來思考如何正常化,才不會委外變成剝削。

柯文哲還提到,他上任後將推動「壯世代計畫」,要把工作到65歲退休的觀念「從腦袋中抹掉」,臺灣跟日韓相比,50歲以後勞參率下降,到現在女性平均壽命84歲,若50幾歲就退休,難道中間二十幾年每天都在跳舞?以後長輩、高齡這些名詞都要改掉,勞動市場觀念要改變,他將修正妨礙中高齡返回職場的相關法規,推動職務再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