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彰投

彰基醫學中心 及時救治青壯年三起腦中風患者

李宗翰副主任表示,電腦斷層顯示該名女性患者,左側大腦梗塞性中風。(彰基醫 院提供)
李宗翰副主任表示,電腦斷層顯示該名女性患者,左側大腦梗塞性中風。(彰基醫 院提供)

【記者謝五男/彰化報導】日前,隨著氣溫驟降,彰基醫學中心在同一天接連收治了三名約40歲左右的青壯年腦中風患者。在急診會同腦中風團隊的緊急治療下,這三位患者成功度過了危險期。彰基醫學中心急診部副主任李宗翰醫師提醒民眾,最近青壯年中風案例逐漸增加,呼籲大眾平時降低危險因子,發現中風症狀應儘速就醫,以確保順利搶救。

在這個原本應該愉快的周末下午,氣溫的驟降卻帶來了三起腦中風病例。其中兩名患者在和美119救護員的初步評估後,被迅速送往彰基醫學中心。該三位患者都是年僅四十的青壯年,令急診醫師感到意外。

李宗翰表示,他當天經手了三位年輕的中風患者,這讓本應是家庭及社會支柱的患者頓時陷入困境。

他舉例指出,其中一位失語的女性患者被發現有左側腦梗塞,立即接受溶栓藥物治療,隨後進行取栓術,成功避免進一步的腦組織損傷。

李宗翰說,腦中風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種,缺血性中風是因血流受阻造成大腦區域缺氧的情況。出血性中風是由於血管破裂導致血液流入腦組織的情況。腦中風是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終其一生的發生率是六分之ㄧ;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111年度腦血管疾病為10大死因的第5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約40分鐘就有一人離世。

李宗翰指出,每年有四萬多人中風,好發於六十歲以上,男性多於女性,近年來有發現青壯年中風的案件數變多,小於45歲的年輕中風已經爬升至15-20%(約占每年8,000人)。發病後即使存活,通常會遺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也是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除了影響生活品質,也造成家庭負擔。

李宗翰表示,當天他在短時間內經手了三位中風患者都才四十歲,本是家庭及社會的支柱,突然的生病讓人不知所措。例如這位突發失語的女性,發現左側腦梗塞,當下立即給予溶栓藥物,之後行取栓術打通血管,避免腦組織進一步的壞死。

在一項研究顯示:1582個中風病人的平均年齡為38.5歲,七成為阻塞,三成為出血,高血壓、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是誘發年輕人腦中風的原因。我們也發現年輕的病人經常忽略三高疾病的控制,且較容易暴飲暴食,常見的危險因子包含:高血壓 50%的患者有高血壓,應養成天天量血壓的習慣。

糖尿病 特別是未得到有效控制時會影響心血管進而造成中風,應遵照醫囑定期追蹤及用藥。

高血脂 導致動脈硬化,超過25%的患者有壞膽固醇(LDL)過高的問題;飲食應減少動物脂肪、拒反式脂肪食物。

吸煙 直接損害血管,超過10%的患者與吸菸有關,直接吸菸或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風險,鼓勵民眾要立即主動戒菸。

肥胖缺乏運動

不健康飲食 20%的患者有肥胖的問題,超過3分之1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規律運動習慣可降低腦中風風險。

25%的患者未攝取均衡飲飲食,尤其是缺乏蔬果等纖維質。

過量飲酒 導致高血壓和心臟病,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個中風者有飲酒過量的問題,女性每日不宜超過1杯(葡萄酒120-150c.c、啤酒330c.c、威士忌30-40c.c等),男性則不宜超過2杯。

心臟病和心律不整 9%的腦中風與心律不整(如:心房纖維顫動) 或其它心臟疾病有關,應尋求醫療專業建議或治療。

遺傳因素 家族中有中風病史。

過度壓力 持續性的過度壓力可能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影響。

另外高環境污染和氣候的急遽變化的環境也是造成中風的因素。因此受到極端氣候、不良的生活習慣,體重過重等因素影響,以往我們認為老年人才會有的疾病,近年卻越來越多年輕族群發病。除了控制慢性病,改變生活習慣,當不幸發病時,更應盡速就醫。

針對缺血性中風,近期有關中風的治療時間也有調整,健保署於2023年10月1日起,將血栓溶解劑的使用時間從3小時調整為4.5小時內,取栓手術時間從8小時內改為24小時內。彰基腦中風團隊已在此之前就開始按照國際指引延長治療時間,提供適當的治療建議,強調時間是拯救腦部的關鍵。

李宗翰呼籲民眾關注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肥胖、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過量飲酒、心臟病和心律不整等,以預防中風的風險。若出現中風症狀時,如口齒不清、臉部歪斜、一側肢體無力等,應立即前往急診,切勿錯過黃金搶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