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清明節話生死 哲學教授:墳場是留給生人的

張燦輝教授對比中西方的祭祀文化,分享個人的生死哲學觀點。(左上圖:曾蓮,左下圖與右圖:受訪者提供)
張燦輝教授對比中西方的祭祀文化,分享個人的生死哲學觀點。(左上圖:曾蓮,左下圖與右圖:受訪者提供)

文/曾蓮
每逢清明時節,孝子賢孫都會齊聚一堂,帶上祭品前往墳場,祭拜先人,成為流傳千古的中華傳統。「在我看來,墳場不是給死人的,是給生人的。」前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張燦輝教授如是說,多年研究中西方生死哲學的他,對於生命存亡有一番獨有的見解。

異於一般常人,張燦輝教授每逢到一個新地方,都會到當地的墳場考察,在他看來,墓碑上所刻的並非冷冰冰的名字,而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生命。

尤其在西方,一些墳場內栩栩如生的雕塑,更讓人感受到生命之力量:「墳場中所有的人都是曾經存在過,不過他現在不在了。墳場是給生人思考生命意義的地方,不是90歲的長者才會死,1歲嬰兒會死,30歲的青年會死,50歲事業有成的人會死,漂亮的會死,醜的會死,能力強的和一事無成的都會死,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之所以有墳場的出現,就是給生人記得,這些曾經存在過的人。」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受訪者提供)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受訪者提供)

看穿生死 投身哲學研究

「死亡」的議題在張燦輝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思考,中學時,他曾目睹過一場車禍,一個陌生女子在他面前被一輛雙層巴士撞倒,當場斃命。初入大學不久,家中傳來父親車禍的噩耗,疼愛他的父親毫無預警的被小巴在一條不准駛入的路撞倒,拋下妻兒撒手人寰。當時就讀香港大學建築系的他,決心轉入中文大學哲學系,探討生命意義,隨後的大半生投身於哲學研究。

他2019年的著作《悟死共生:死亡之哲學反思》探討了西方哲學傳統和中國哲學傳統,從古至今,死亡都是各族裔一直在思考的議題。古希臘柏拉圖的「靈魂不朽」、基督教的「復活與審判」、儒家學說的「樂生安死」、道家的「死生自然」、海德格的「向死之存在」⋯⋯他回溯歷史,反思生命,人生四時輪轉,邁入暮年,他投身於「年老哲學」,以另一角度反思人生。

墳場不是一個恐怖的地方,而是一個給人以思考的地方。圖為紐約綠蔭公墓一景。(曾蓮提供)墳場不是一個恐怖的地方,而是一個給人以思考的地方。圖為紐約綠蔭公墓一景。(曾蓮提供)

反思生命 墳場不恐怖

提起「墳場」、「墓園」,普通人的第一念都是敬而遠之,但張教授的足跡踏遍世界各地,必到之處就是當地墳場,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墳場可以得到很多重要的歷史研究數據:「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與相關的文化,人與人的關係,都可以從墓碑的紀錄中找到,比如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當中葬有前北大校長蔡元培。墳場可以視為人生命最後的處所。我認為墳場不是一個恐怖的地方,而是一個給人以思考的地方。」

墳場不是一個恐怖的地方,而是一個給人以思考的地方。圖為紐約綠蔭公墓一景。(曾蓮提供)墳場不是一個恐怖的地方,而是一個給人以思考的地方。圖為紐約綠蔭公墓一景。(曾蓮提供)

◎ 清明祭祖 為何帶食物?

 與張教授談墳場的生死哲學,嚴肅的話題從他口中似乎也變得有趣:「清明節拜山,我們華人的傳統不只是中國人掃墓,不是那麼簡單,會帶燒豬、燒雞、蛋糕去拜,是要帶食物的,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是在墳場擺花,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會帶食物。你知道為什麼?」

他感言中國人講「民以食為天」,很多事情都會在餐桌上解決,一家人團聚一定是圓檯,講求互相分享,對比西方人的飲食文化,西方用長檯,每人一份食物,互不干涉,已經能看到彼此的差異。

2022年10月,屏山鄧氏在蓮花山祭祖,保留著「食山頭」的習俗。資料圖片。(陳仲明提供)2022年10月,屏山鄧氏在蓮花山祭祖,保留著「食山頭」的習俗。資料圖片。(陳仲明提供)

張教授提及,「請食飯」在各種場合都適用,無論是相聚還是別離,「食飯」都可以是人與人交往的象徵。來到了墳場,一同拜祖先,分享食物也成為了人與人之間聯繫的重要方式,傳統祭祖的「太公分豬肉」有著「祖先賜食」的內涵。張教授感言:「我相信帶上食物作為祭品拜山,是同先人透過食物重新連結的方式。」

2022年10月,屏山鄧氏在蓮花山祭祖,保留著「食山頭」的習俗。資料圖片。(陳仲明提供)2022年10月,屏山鄧氏在蓮花山祭祖,保留著「食山頭」的習俗。資料圖片。(陳仲明提供)

2019年10月,上水廖氏後人到訪上水金錢村鰲地,拜祭廖族的開基祖仲傑公,準備的祭品豐盛。資料圖片。(曾蓮提供)2019年10月,上水廖氏後人到訪上水金錢村鰲地,拜祭廖族的開基祖仲傑公,準備的祭品豐盛。資料圖片。(曾蓮提供)

◎ 東、西方墳場 留下了什麼?

山東曲阜孔林,孔子及其後裔葬於此。(受訪者提供)山東曲阜孔林,孔子及其後裔葬於此。(受訪者提供)

山東曲阜孔林,孔子及其後裔葬於此。(受訪者提供)山東曲阜孔林,孔子及其後裔葬於此。(受訪者提供)

張教授曾走訪山東曲阜的孔林,規模之大令人嘆為觀止,占地183公頃,孔子及其後裔葬於此,是世界最大的家族墳場,可惜在「文革」期間曾被大規模毀壞文物,孔子的墳墓甚至被掘,中共用暴力的手段試圖抹煞精神的力量。「孔林的存在其實正是傳達了他世代相傳的理念,儒家思想的仁義道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家族最重要的觀念。」張教授相信,當後人到訪孔林祭祀孔子的時候,都是在重溫他所留下來的思想,從而給生人更為堅毅的精神力量。

義大利的墓園Monumental Cemetery of Verona,當中有不少華麗的雕塑。(受訪者提供)義大利的墓園Monumental Cemetery of Verona,當中有不少華麗的雕塑。(受訪者提供)

「在西方社會,有公園式墓園的概念叫做『garden cemetery』,我在德國漢堡曾經見過裡面的裝飾特別漂亮,花簇、流水、大草坪,當中還有穿梭巴士。身在其中,你可以散步,思考人生,那種寧靜和美麗,其實都是給生人去反思生命。」張教授列舉多個歐美墳場,如法國巴黎Père-Lachaise、義大利米蘭的Cimitero Monumentale、熱那亞的Camposanto di Staglieno、德國漢堡的Ohlsdort、美國波士頓的Mount Auburn、華盛頓的Arlington,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米蘭的墳場雕塑,當中你可以觀察到很細微的表情,人的喜怒哀樂都可以在雕塑中展現,人的肉身變成了白骨,但這些雕塑就令他們不朽,也讓後人去銘記這些曾經存在過的生命。」◇

義大利米蘭墓園中的雕塑,人物的動作與表情刻畫十分細膩。(受訪者提供)義大利米蘭墓園中的雕塑,人物的動作與表情刻畫十分細膩。(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