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剝菱角缺工 水雉棲地逐年少

友善田區以自動相機拍到水雉。(林丙火提供)
友善田區以自動相機拍到水雉。(林丙火提供)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臺灣水雉過去因土地開發、棲地遭毀,族群數量減少至僅剩50隻,成為瀕危鳥類。經過三十多年來復育,族群數量已增至2,882隻,目前臺南官田是水雉僅存重要的棲地,當地主要作物「菱角」,卻面臨農民年紀大、產業缺工問題。對此,農民呼籲,盼政府單位發展菱角剝殼機,緩解缺工問題。

水雉喜歡棲息在浮葉植物上,且因美麗羽色及優雅的姿態,再加上棲息環境以菱角田為主,素有「葉行者」、「凌波仙子」的美稱。水雉早年在臺灣多地都有族群,但隨著土地開發導致棲地減少,後來主要集中八掌溪及曾文溪間的菱角田活動與繁殖。

水雉復育過程曲折

農業部在1989年將水雉公告為保育類野生動物,當時水雉數量一度僅剩50隻,而在1990年臺灣高速鐵路計畫路線穿過當時水雉重要棲息地葫蘆埤及德元埤,引發各界關切,在開發單位、政府保育單位與民間保育團體合作下,規劃在官田區租用15公頃農地,成立「水雉復育區」。

臺南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復育水雉過程曲折,林業保育署長林華慶分享,也曾經發生毒鳥事件,在2009年12月底與2010年1月初的水稻春耕時分,官田農地陸續出現大批死亡水鳥,園區人員與臺南鳥會投入搶救與調查,總計有4千餘隻鳥類死亡,其中包括85隻水雉。

林華慶表示,經園區深入了解,發現是當地農民為降低插秧成本,改採稻穀直播而不租用插秧機插秧,為防範鼠類或麻雀啄食稻穀,先將稻穀浸泡農藥後再行撒播,因而造成大批鳥類誤食中毒死亡。

後續經討論後,由林業保育署前身林務局補助水雉度冬熱區農民每公頃3萬元的機械插秧費用,另外,林華慶則提出除了插秧補助,也要設法引導保育園區外的農民轉型友善耕作,才能讓水雉保有優質的永續棲地。

輔導農民友善耕作 營造棲地

對於為何水雉復育過程中,不排除人為干擾?林華慶解釋,人為干擾在野生動物的環境中,未必都應排除,因不見得對動物生存有利,以水雉來說,牠會出現在菱角田,將菱角田作為繁殖場域,若排除農民農耕行為介入,未來可能逐漸變成草生地、森林,屆時水雉就無法在此生存。

「真正將(水雉生存的)不利因子(農藥)排除,才是水雉保育能永續的重要關鍵」,林華慶說,但也不能只祭出法令,要求農民單方面配合,而是要同理農民需求,讓他們願意自主減藥,甚至採取友善農法。

官田菱農林丙火是朝夕和水雉相處的第一線農民,他的菱角田,也是水雉的家園。林丙火分享,菱角分兩種,二角菱及四角菱,二角菱大多是端午節才開始種,水稻也才剛種植,此時水雉已經開始求偶,能夠生活的地方相對少,而他種植的四角菱田已經很茂密,如同是水雉的「帝寶」。

林丙火說,水雉天敵多,像是白鷺鷥,他的太太就曾親眼看到白鷺鷥一口吃掉水雉寶寶,當下痛心的掉下淚來,因為水雉生蛋23天後才能孵化,過程中夫妻倆都會「密切觀察」,水雉寶寶行蹤就較難掌握,只有採菱角才能相遇,看到生命的循環活生生在眼前上演,真的很難過。

林丙火回顧過往,起初也是使用農藥化肥慣行農法,直到2011年接觸「綠色保育標章」,發現不使用化學藥肥也能收成,就此轉變農法,過程中沒有猶豫、沒有轉型期,也沒有回頭。

他向《大紀元時報》分享,最初都沒賺錢,但他深深相信採用友善農法的耕作方式,情況一定會有反轉的一天,直到堅持到第八年,在他最心灰意冷的時候,真的開始賺錢了。

農民年紀大 產業面臨缺工問題

官田是菱角全臺最大的產地,早年栽種面積大多在三、四百公頃,近年面積逐年減少,據官田區公所統計,2023年二期作菱角種植面積只有212.68公頃,比2022年種植面積約270公頃,再減少近60公頃。

業界也對於種植菱角的農民年紀大、產業面臨缺工問題感到擔憂。對此,林丙火坦言,這確實是現有的問題,盼政府單位能發展菱角剝殼機,緩解缺工問題。◇